第610章 全国高校真没有“刘家帮” (第1/3页)
看完《电信报》的文章,刘一民直接将报纸扔到一旁,对此他不没有太过在意。不过这个现象倒是值得警惕,随着中国电影或者走出去的越来越多,类似的报道定然层出不穷。
曹禹特意将这份报纸单独放在一边,也是想让刘一民留意一下这个现象。
“刘老师,文件夹里放的什么东西?”朱霖推开门问道。
“两个小家伙哄睡着啦?”
朱霖疲惫地点了点头,两个小家伙有几天没见朱霖,吃完饭后一直拉着朱霖不撒手,非得让她陪他们玩儿,朱霖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哄睡。
“没什么,就是一些西方报纸。何老先生在欧洲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了各大媒体上的常客。万老师想让我看看西方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刘一民起身疲惫地伸了伸懒腰。
“外国报纸啊,我看看,顺便学习下英语。”朱霖好奇地走到书桌旁,将刘一民扔到桌角的报纸捡了起来。
“你不困吗?”刘一民反问道。
从燕京开车到北戴河需要很久,加上又陪着两个小家伙玩了一阵,朱霖早就累了。
朱霖举起左手揉了揉脖子:“开车的时候挺困,但是下车就觉得没那么困,现在有点累,但还能撑会儿。我不想那么早睡,明天我晚点起。”
“行,有不懂的问我。”刘一民活动完身子后,转身将床单和被子收拾了一下,重新铺整齐。
“这报纸怎么能这样呢?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朱霖生气地说道。
刘一民毫不在意地说道:“别生气,我都不生气,你生什么气?很正常的事情,无需太过在意。”
“我就是想不通,他们怎么能这样说,简直是冷血。何老先生可是救了数千名鱿太人啊,这样说简直是冷血,正常人都说不出这话。”朱霖气愤不已。
刘一民笑道:“这份不好看,你换一份,别跟报纸怄气。西方的报纸可不讲什么道义和底线,要么为雇主负责,要么为销量负责。”
《电信报》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和讨论,但光靠《电信报》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主流舆论。
《上帝的签证》里涉及到三个群体,中国、纳粹和鱿太人。目前欧洲反纳粹是主流且属于政治正确,自然不会有人替纳粹说话。
何凤山的事迹宣扬出去,中国和鱿太人都是获利方。这件事情从《上帝的签证》发表,到何凤山到处演讲,里面少不了鱿太资本控制下的媒体广泛宣传。
鱿太人作为美欧的爹,他们不会让《电信报》这种观点广泛扩散。
当然中国叙事角度和鱿太资本想要的叙事角度也有很大的矛盾,我们想将何凤山彻底塑造成世界英雄的形象,鱿太资本则是想通过何凤山进一步讲述自己在二战时的悲惨遭遇,通过二战遭遇,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责美西方。
鱿太资本是一边当爹,又一边装受气包。
“我们把刘想的太好了,哈哈哈!”朱霖看到这句话时,忍不住笑出了声:“刘老师,你觉得你是宣传家还是文学家?”
“也有可能是文学宣传家!”刘一民开玩笑道。
朱霖看到靠在床头的刘一民昏昏欲睡,于是放下报纸爬上了床。
“刘老师,看把你困的。”朱霖伸手将灯泡给关掉。
刘一民笑着说道:“不是困,是看到你就恋床。”
“别,刘老师,你放过我吧,我实在太困,没什么精力。”朱霖双手撑在刘一民胸前,不让他身体靠近。
“嘿嘿,你不用动,我换个省力的姿势。”
“那?来吧!”朱霖见既然躲不过去,那索性就好好享受。
星空下,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凸起的礁石,掀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寂静的夜幕下,海浪的冲击声格外清晰动耳。
早上八点,刘一民蹑手蹑脚的起床走出房间,又将窗帘拉上挡住太阳,让朱霖能够好好睡一觉。
“霖霖呢?”杨秀云问道。
“妈,霖霖昨天开车太累了,咱们别打扰她,让她好好休息。”刘一民将手指放在唇边,示意大家小声说话。
朱母说道:“那就让霖霖好好睡觉吧,一路上开车是够累的,眼睛、手、双脚都得动。亲家,咱们先吃吧。”
刘雨和刘林两个人喊着要妈妈,被刘一民萝卜加大棒又哄又威胁,成功让两人的声音降了下来。
杨秀云说道:“我把锅里的饭菜给霖霖留着,啥时候醒啥时候吃。霖霖天天上班,是够辛苦的。亲家,你们给我们养了一个好儿媳啊。”
听到杨秀云这样说,朱父和朱母心底暗喜,表面还得做一副谦虚的样子:“亲家,两个年轻人能过好自己的日子,跟你们两位的包容也分不开。霖霖回家经常说,公公婆婆对她特别好,邻居也都说找了一个好人家。”
杨秀云和朱母互相吹捧之后,刘福庆和朱父又是一阵捧。等互吹进行完之后,大家才其乐融融地动筷吃饭。
双方老人都尽可能地多说点好话,让刘一民的小家庭能够更加融洽。
等吃完饭,刘一民带着两个小家伙去沙滩上堆城堡。三人准备合力建造一个大城墙,在刘一民的统筹下建到一半,两个小家伙开始动起了各自的小心思,互相嫌弃对方的手脚
“臭哥哥!”
“臭妹妹!”
见两人拉开架势准备大吵一场,刘一民大喊一声:“不准吵,从现在开始,自己建自己的。”
“哼!”两人冲着彼此冷哼一声,转身去建自己的城堡了,眼神中带着比试的意味。
刘一民一屁股坐在沙滩上,带一对双胞胎真难,不是想要一样的东西,就是各有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