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投资落地 (第2/3页)
着安全帽和雨靴,随时准备钻山沟、下工地。
规模化种植有机茶叶,需要统一种植标准,改变村民世代沿袭的粗放式管理习惯。一些老茶农对此很不理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黄飞请来了省里的农业专家,举办培训班,并组织村民到已经成功转型的有机茶基地参观。同时,他推动农业公司与村委会成立“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消除了村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他让王靖雯,她因为支持黄飞的工作,暂时放缓了自己的事业,将黄琳琳也带到了黄瀑县,利用她作为老师的耐心和亲和力,去和村里的妇女们拉家常,潜移默化地传递新观念、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黄飞完成了从一名主要依靠人脉和热情牵线搭桥的“联络员”,到一名能够统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操盘手”的蜕变。
他不再只盯着单个项目,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矿产开发、生态农业和文旅规划形成协同效应,比如,矿业税收能否反哺农业基础设施?旅游线路能否融入茶园观光和矿洞体验?
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偶尔来自各方的抱怨,他学会了控制情绪,更加沉稳和耐心。他深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遇到阻力是常态,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学会了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政策,用企业家能理解的逻辑分析利弊,用技术人员认可的方式探讨方案。在不同群体之间穿针引线的能力愈发纯熟。
黄飞在黄瀑县的忙碌,并没有疏远与爱旭一家的关系,反而因为共同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