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超跃闷声干大事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57章 超跃闷声干大事 (第1/3页)

    入睡前,江阳看一遍先前画的分镜手稿,手指一下一下的转着笔。

    知道这些分镜白画了。

    原本和徐小欧谈好的,他自己公司艺人的戏份,由他来执导。

    合作是谈好归谈好,并非真要这么做,只是可以多一个选择而已。

    钟树佳的导演水平不过关,他就会真的落实。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钟树佳的专业能力是很过硬的,可以把每个演员展现出来的演技都发挥出来,那江阳就没必要多此一举。

    因为发现,系统奖励的这些导戏技巧,不需要练习。

    直接就可以上手。

    但不意味着,他可以直接在择天记的片场上手。

    因为没有控场能力。

    和剧组工作人员,以及演员们的关系好,是一回事,能不能控场,是另一回事。

    导演必须要有控场的能力,否则场面一多,几百号人,乱成什么样的都有。

    摄影组,灯光组,美术组,妆造组的老大,都是跟着钟树佳的,钟树佳说的话,他们第一时间服从,互相之间合作默契得,只要说一句“就来上回那个光”,或者是,“就来上回那个妆”,摄影执导和化妆师,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种团队默契的能力,并非给江阳一个导演位置,江阳就能立刻拥有。

    就和江阳现在和公司小花们的关系一样。

    超跃只要忽然对她献殷勤,就知道超跃不知道从哪贪到钱。

    田曦微只要没人的时候拉他的小拇指,就知道田曦微想要亲亲。

    赵露诗只要一张嘴,就知道要说脏话。

    都是相处来的。

    急不得。

    江阳很清楚,他和剧组各个部门的老大没有长时间磨合配合的默契度,就算真让他指导,也耽误事。

    随随便便招个人,立刻就能配合得天衣无缝,双方的水平都完美的发挥出来,那是里才有的情节。

    他得自己组局培养。

    也就是自己建个剧组,为之后的影视制作公司筹备。

    公司的超跃曦微浩纯这些小花,肯定干不了幕后的活,专业不对口,只能是往演员部门里塞。

    现在业务少,之后要执导的戏,导演可以是江阳自己。

    制片组,导演组的副导,执行导演,还有摄影组,美术组,录音组,以及后期制作组,都得招人。

    从《极限挑战》,进入这个圈子。

    《小别离》展现专业能力。

    现在的《择天记》,江阳更多的,是了解剧组如何运转,维持。

    “该招哪些人呢?”

    江阳拉开抽屉,抽张A4纸出来,初步定稿。

    先写下三个要求,缩小范围。

    一是业务专业水平得过硬。

    二是潜力要大。

    三是干劲要足,换句话说就是不咸鱼,有赚钱的渴望。

    这是三个硬性指标,缺少哪个都不行。

    “再加一个,要年轻,年轻,意味着好忽悠,能花小钱,干大事。”

    江阳又写上,嘀咕道:“吃着老板画的饼,拿一千块钱的工资,干一万块钱的活,满足这个几个要求的员工,性价比最高,我前世就……”

    刚写完。

    江阳口中嘀咕的话戛然而止。

    笔尖停顿在年轻好忽悠这几个字上。

    墨迹在笔尖晕染开,黑成一团。

    像前世凌晨加班时,自己工位上,那个漆黑的咖啡杯。

    “我他妈真成了,前世最讨厌的那种老板了?”江阳嗤了一声,把纸揉成一团,往垃圾桶丢。

    又捡回来摊开。

    抚平上面的褶皱。

    叹息一声,无奈的笑了笑。

    看见钱眼一红,心就黑了。

    “以后谁被我忽悠到团队里,算他倒楣。”

    至于招哪些人,范围缩小后,江阳心里有数。

    一个一个上门去找,动嘴皮子,太麻烦。

    最好有一个关系过硬的信任背书,让他只要抛出橄榄枝,就能让对方从他身上看见希望,愿意加入他的团队。

    专业院校作为信任背书,足够了。

    因为北电,中戏,上戏,这样的院校是行业人才过滤器。

    能降低信任成本,解决新人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顾虑。

    毕竟新人更信母校,而非明星。

    刚毕业的学生对行业大腕可能无感,但母校就业办推荐的岗位就不一样了,会有天然的信任。

    院校合作等于给江阳团队盖上正规军钢印。

    打消对方皮包公司疑虑。

    哪怕江阳的公司,确实是个皮包公司。

    另一方面,专业院校巴不得有江阳这种新锐导演,或者制片人来包销毕业生,既能提升就业率,又能丰富教学案例。

    可专业院校,又凭什么作为江阳的信任背书?

    “不着急,等高考后,一切都会尘埃落定,现在先把择天记忙完。”

    分镜手稿这玩意,就先搁着。

    江阳很清楚,网上传的那些姜闻,徐客,星爷,王嘉卫的分镜手稿,看看就好,别真信。

    那些都是给出品方看的,让出品方对这个项目拍摄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同时也让出品方能估算出,拍这部戏,耗费的胶片是多少,那年头胶片贵。

    即便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