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庞然大物(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命令下放到各个桀骜不驯的装瓶厂时,能激起多少水花,完全是个未知数。
可口可乐特许装瓶厂赚的是辛苦钱(装配、物流、分销),毛利率长期徘徊在10-15%,远低于总部浓缩液50-60%的暴利。
他们必须精打细算每一分资源。
而且推广新品意味着挤占现有成熟产品的货架、冰柜、运力和销售精力,还需投入额外成本。
新品失败的风险和损失主要由装瓶厂承担。
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资源投入到促销经典产品这种“稳赚”的事情上。
这样一来,可口可乐总部的高层战略,与地方装瓶厂的切身利益和执行惰性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脉动功能饮料,征服北美消费者的味蕾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如何打通这道横亘在渠道上的“马奇诺防线”,才是“脉动”能否在北美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的关键。
想到这里,陈秉文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装瓶厂”三个字。
这场硬仗,避无可避。
破局的关键,不在于总部的一纸命令,而在于能否让这些“土皇帝”们心甘情愿地认为。
卖“脉动”,是笔比卖可乐更划算、更省心的好买卖。
相比而言,日本三得利的销售渠道,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三得利在核心市场(东京、大阪等)拥有自建灌装厂和完全控股的销售子公司,从生产到配送、终端推广,均由总部直接掌控。
即便在部分区域使用代理经销商,也通过股权绑定或深度协议确保执行力。
所以,只要三得利总部一声令下,两周内就可以将脉动产品铺进全日本90%目标终端。
可以实现全日本同步启动试饮、买赠和广告轰炸等销售策略。
为了让“脉动”在全球两大核心市场,真正落地生根。
针对日本、北美以及欧洲渠道,有两场策略迥异的战役需要陈秉文去指挥。
成功与否,将决定陈记能否真正跻身全球快消品玩家的行列。
他心中并无太多忐忑,只有一种棋至中盘的冷静。
布局已定,落子无悔。
与此同时,新加坡。
皇后戏院门口,人潮汹涌。
巨大的《醉拳》海报占据着最醒目的位置,海报下方,“程龙主演”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售票窗口排起了三十多米的长队,蜿蜒曲折,几乎堵住了半条街。
“两张《醉拳》!最快场次!”一个年轻人挤到窗口前,急切地喊道。
“不好意思先生,今晚九点前的场次全部满座,只有十一点半的午夜场还有少量余票。”售票员头也不抬地回答。
“午夜场也行!两张!”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掏钱。
类似的情景在乌节路、牛车水、裕廊东等核心商圈的影院同步上演。
《醉拳》在新加坡上映首日,便引爆了观影狂潮。
国泰机构旗下的影院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报纸娱乐版充斥着“程龙功夫喜剧席卷狮城”、“《醉拳》票房破纪录”的标题。
影院大堂里,气氛更是热烈。
除了常规的电影海报和宣传立牌,最引人注目的,是设立在醒目位置的“脉动”功能饮料推广点。
淡蓝色的“脉动”Logo与《醉拳》海报交相辉映。
推广点前围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
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