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他们是在定义这个细分市场!(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3页)
尤其是“脉动”,从以前一次送一两打都嫌多,到现在一次送二三十打还供不应求!
这背后,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陈记给网格员的提成,是按送货量算的。
送得越多,提成越高。
以前送一趟“脉动”,提成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呢?
阿强心里计算过,光是上午这半天,他这条线就送出去超过一百打“脉动”!
这提成,抵得上过去小半个月提成总和了!
而且看这势头,明天、后天只会更多!
“陈伯,货给您放好了!下午要是卖得快,随时打送货站电话,我优先给您送!”
阿强搬完最后一箱,拍了拍手,笑呵呵的叮嘱着。
“好!好!辛苦你了阿强!”陈伯也笑着回应。
阿强蹬上沉甸甸的三轮车,感觉脚下格外有劲。
汗水浸湿了后背,但他心里却像喝了冰水一样畅快。
这广告打得值!太值了!
他巴不得这广告再多放几个月,让这“脉动”卖得更疯一点!
这样,他蹬三轮车的轮子,就能转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来。
晚上回家,也能给老婆孩子多买点肉加加菜,或者,说不定早点攒够买房的钱!
阿强哼着小曲,用力蹬着车,向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士多店驶去。
他知道,那里,还有更多的“脉动”、瓶装糖水订单,和更多的提成,在等着他。
就在陈记上下欢欣鼓舞、渠道商和像阿强这样的网格员干劲十足的同时,港岛饮料行业其他玩家的日子,却骤然变得艰难起来。
这股由蓝色旋风带来的压力,实实在在、沉甸甸地压在了竞争对手的肩头。
九龙牛头角。
淘化大同食品有限公司汽水厂。
市场总监刘伟雄的办公室里,气氛远没有阿强那边轻松。
作为港岛除了太古汽水厂之外规模最大、根基最深的本地汽水巨头,生产美国绿宝无汽鲜橙汁,代理百事可乐、美莲达等 7种国际品牌。
这让他们在港岛饮料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此刻,刘伟雄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手里捏着几张刚打印出来的文件,眉头紧锁。
文件上是市场部初步收集的信息。
上面详细列出了陈记“脉动”过去一周在TVB、丽的等主要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时段、频次,以及巴士车身、报纸版面的覆盖情况。
那密密麻麻的排期表和高昂的预估费用,看得他眼皮直跳。
“总监,”市场分析员小王站在桌前,带着一丝不确定说道,“虽然具体的销售数据还没完全统计上来,但从这些迹象看,陈记这次来势汹汹啊。
他们这广告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
刘伟雄放下文件,揉了揉太阳穴。
“我知道。”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广告效果不可能这么快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渠道反馈也需要时间汇总。
但是”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
一辆喷涂着巨大冰蓝色“脉动”饮料瓶和陈记LOGO的双层巴士缓缓驶过,那鲜明的色彩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即使在高层也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这种级别的广告轰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刘伟雄转过身,语气加重,“它像海啸一样,瞬间淹没了所有信息渠道!
消费者现在脑子里全是‘脉动’、‘提神’、‘超能量’!
以及他们的瓶装糖水!
我们的广告预算跟这个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他指着桌上的报告:“你看这些渠道反馈,虽然还没数据,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紧张和被动!
零售商被广告洗脑,自然会优先满足被广告催生出来的需求!
我们的货架位置、促销资源,正在被无声地挤压!
等销售数据真的掉下来,可能已经晚了!”
小王点点头:“确实。
这种饱和式曝光,会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习惯。
等他们习惯性地去拿‘脉动’时,我们的饮料就被边缘化了。”
“更可怕的是,”刘伟雄脸色凝重,带着一丝不甘说道,“陈记这次打的不是明星牌,而是功能牌!
‘牛磺酸’、‘提神醒脑’、‘告别加班困局’.这些概念一旦在消费者心智中扎根,就很难拔除!
他们是在定义这个细分市场!”
“而我们呢?我们手里有什么?我们没有功能饮料!我们引以为傲的是绿宝橙汁的天然健康,是百事可乐的年轻潮流,是美莲达的清爽果味!
但这些,跟‘提神醒脑’、‘对抗疲劳’完全不沾边!
陈记的广告越是成功,就越是把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边缘化!
消费者在想‘提神’的时候,根本不会走到我们的货架前!”
刘伟雄越说越气愤,走回桌前拿起那份分析报告使劲抽打。
市场分析员小王被总监的怒火震得不敢出声,但他知道刘伟雄说的是事实。
淘化大同的产品线虽然丰富,但在陈记创造的“功能饮料”这个新赛道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刘伟雄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