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灿哥写谱是有他考究的,不要不信。 (第2/3页)
度与曝光。
至于作品
更是有点满满登登。
正如李灿所考虑的一般。
接下来,得让大家回想回想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
轻轻掂量着手中的鼓槌,李灿正打算给指挥棒加点配重。
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太多,李灿觉得,这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不仅仅要具有夏国文化,多少也得给全世界的古典乐坛带来一点小小的想象力震撼。
收拾好东西后,李灿回到酒店,与温妮汇合。
两人一起赶往学校。
只是,此时的徐清教授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喷嚏,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徒弟正在用他抽象的小脑袋瓜琢磨着花活。
不多时。
温妮回到自己的宿舍中,李灿则来到徐清教授的办公室中。
“回来了?”
徐清教授呵呵一笑,摘下老花镜。
“新年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做的怎么样?是现有的,还是打算上新?”
“上新。”
李灿的话让徐清教授点了点头。
虽然听上去这是最不稳妥的。
但毕竟是自己的徒弟。
说了相信李灿,那就相信李灿,肯定不会指手画脚。
就算真出了岔子,也不见得没有兜底的勇气与实力。
“需要民乐团吗?”
“不需要。”
李灿摇了摇头,沉吟片刻道。
“一件乐器都不需要。”
“嘿,那你这是给自己上强度了啊?”
徐清教授并没有感觉意外。
但还是郑重的抬头。
事实上,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样的场合上自由选择乐曲,选择民乐团所演奏的夏国传统曲目。
这是一种很取巧的“逃课”方式。
因为,对夏国传统音乐有解释权的,是夏国人自己,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受众中,又鲜有对夏国音乐很了解的人。
冲击力是不够的,很难引起后续。
因为已经不是夏国民乐团第一次出国演出了,能够取得巨大影响力的演出其实并不多。
事实就是,该有的阶段一点都不能少。
现代音乐的基础框架就是西洋音乐体系,不把这个玩明白,那就是没有冲击力与说服力。
面对夏国文化,夏国美学输出的阻塞,该如何打开通道,业内有着基于“求同存异”伟人思想的两条应对思路。
一。
用夏国乐器去演奏西方耳熟能详的音乐,达成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表达形式。
二。
用西洋乐器去讲述夏国故事,表达夏国文化思想,哲学与美。
看似都差不多,实则不然。
艺术之美,分为表里两层,形式美,以及艺术美。
从性质来看,便是“表达的形式”与“表达的思想内容”。
形式是直观的,形象的。
而思想内容是深层的,抽象的。
任何人接受新奇事物时,都是要由外而内去接受的,接受了外在才能深入。
形式和思想,总得有一个统一,才能输出出去,而夏国要的不是形式上的输出,更重要的是深层影响,所以,必须要在形式上进行统一。
如果能用对方习惯的语言,说出惊天动地的内容,连带着让对方怀疑自己,甚至对原本无比熟悉的语言都感到一丝丝的陌生。
这才算是给到了巨大的冲击力。
这也是为什么徐清教授不会感到意外的原因。
是个人都能想到这一层。
当初,李灿在毕业设计中所构建的艺术歌曲《钗头凤》便是这样的思路。
“那你打算从哪些角度来思考?”
“我打算进行扁平化的思路设计,将特性分开,而不是凝聚在一首作品上表达的过于复杂,一首着重于思想,形式上我会进行东西方的艺术融合,另一首.最好突出一下民族属性,并非汉民族,而是从少数民族主题中进行选择。”
李灿认真的回答着。
这样的回答,让徐清教授连连点头。
“好想法!东西艺术结合的思想表达,树立多民族融合基本概念,凸显多元化,打破刻板印象,那另一首呢?”
“.”
李灿突然的沉默,让徐清教授笑容僵硬起来。
眼看着自己弟子的眼神有些闪躲,徐清教授的声音都充满了破防感。
“.你不会是在想什么奇怪的东西吧?!李灿,我可警告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