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3章 自带BGM的抽象漫画。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63章 自带BGM的抽象漫画。 (第1/3页)

    谢浪是真的很激动。

    眼见着李灿在录音上的演奏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谢浪就很想感慨一句“吾道不孤”。

    尤其是身为职业钢琴演奏家佼佼者的这种自信,在与李灿达成理念共识的这一刻达到了颠覆。

    【李灿牛B,我也牛B】

    【我们俩可真牛B】

    “我不能让李灿一个人冲锋陷阵。”

    念及如此,谢浪打算玩点大的,玩点业内人士从未有过的尝试。

    数字版音乐会!

    数字版的音乐会是直播吗?是视频吗?

    都不是!

    而是跟着李灿的脚步,同样发布一整张完全音乐会表演化风格的专辑,一张完全抛弃了录音常理的专辑!

    录音范本作品,是一定会存在的。

    但真没必要那么多!

    普通的演奏家,或者一些钢琴从业者就可以胜任范本类作品。

    艺术家就该做点艺术家的事,而不是在这做音乐标本去抢中层钢琴演奏者的工作。

    激动之余,谢浪给李灿打去电话。

    如果自己的录音专辑也能出现李灿专辑的曲目,却又是完全不同,解读与演绎风格迥异的表达,那就更好了,当然需要问问李灿的想法。

    在电话里,谢浪兴奋是诉说着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听闻前因后果后,李灿只是轻轻一笑。

    “虽然我知道,但我真没想那么多,流行音乐界的市场是最好的参考,同样一首歌,不同歌手演唱的版本有不同的感觉,听众们有的喜欢这一版,有的喜欢那一版,还有听众喜欢专门去挑翻唱听,这其实和古典音乐界没差。”

    “钢琴的音色在录制中没什么差别,起码相比歌手声线来说没有差别,而不同演奏者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情感表达,就是这些歌手们不同的声线。”

    “歌手哪怕范本唱歌,声线也会不同,但乐器不一样,同样的乐曲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自然感觉不同,但如果是同种乐器,那只可能在表达方式上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演绎。”

    说到这里。

    李灿轻轻一顿。

    说出了让谢浪呼吸一滞的话。

    “所以,新的专辑里,我会表达一下明确的个人看法,即不想看到钢琴家们对我作品表达的模仿,不喜欢太过标准化的演绎,更想看到不同的个人解读。”

    “你的要求我同意了,尽管弹,唯一的要求就是,尽情发挥你所有的个性与想象力,一定要做出最鲜明的风格对比!”

    “哥!”

    谢浪的兴奋变成了激动。

    所有的情绪浓缩成了一声哥,完完全全发自内心。

    哥的恩情还不完呐!

    和其他演奏家不同。

    李灿,是自己掏曲目的。

    可偏偏,他在演绎完了自己的曲目后,却明确表达了不喜欢其他钢琴家完全模仿自己的表达,更喜欢看到其他钢琴家对自己作品的不同演绎。

    这就叫自由!

    李灿一表态,那起码在李灿相关的作品演奏中,钢琴家们再无舆论与所谓行业标准束缚,完全可以尽情的自我表达。

    人家的曲儿,人家都这么说了,还说啥标准不标准。

    该怎么弹,该不该“乱”弹,这些事去跟李灿说吧!

    不弹他的?弹别人的?

    谢浪觉得这不太好说。

    李灿的钢琴作品可能不多,但几乎全部都是必弹,他太全面了。

    弹不下来超技,你是个什么演奏家?

    要知道,超技曲子在练会的情况下,弹起来是非常爽,如果放飞自我,倾入自己的理解,那爽度加倍,谢浪老早就想这么玩了!

    只要有的弹,那就有的变,总会慢慢影响业内发展的。

    谢浪不由得在心里感慨起来。

    能搞出东西不可怕,死握版权也不可怕,影响力极强份量极重也不可怕。

    但这些全垒在一起.

    那就是爸爸。

    挂掉谢浪的电话,李灿失笑的摇了摇头。

    规则与自由,从众或个性。

    老命题了。

    李灿不反对规则或从众,也不反对自由与个性。

    反对的是二极管。

    如果当下演奏行业过于放飞自我,到了丧失,违反,甚至乱用音乐基础乐理本身,以至于异化了听觉审美的情况,那李灿就是坚定的标准化卫道士。

    反之亦然,正如当下。

    这和游戏审美是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魔怔了都是纯弱智。

    一味追求标准化美型,那就是网红脸,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