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李灿他的权限可真大。 (第2/3页)
其质量甚至堪比正篇。
世界各地关注于此的观众们,无论是资深乐迷,还是职业大佬,皆情不自禁的感慨起这次演出的质量之高。
“经过修整,下半场即将开始。”
“接下来,李灿将会为大家带来四首作品。”
趁着空隙。
孙飞见缝插针的为观众们进行介绍。
“《瑶族舞曲》《云宫迅音》,改编自越剧著名桥段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及作为演出收尾的,《欢乐颂》交响曲第四乐章节选。”
相比于上半场的西方乐曲。
这几首作品似乎听起来更好理解。
尤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国外或许理解起来略难,但国人理解起来可就太简单了,大部分观众还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经过各种文艺作品的改编,甚至出现过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说句家喻户晓也不为过。
无数道目光聚焦。
接下来的演出,不仅能够为国内严肃音乐的纵向发展给出标志,更意味着独属于李灿的东方表演理念于世界上的展现。
“《瑶族舞曲》,是以粤北瑶族同胞节日场面为主,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突破了作曲的局限性,进行了颠覆性的西方管弦乐改编,这是东方民族乐曲与西方管弦交响结合的美妙展现。”
李灿再次走上舞台,对观众们鞠躬。
轻捏指挥棒。
手只是刚刚伸起,全场顿时变的鸦雀无声。
孙飞长呼一口气,关闭麦克风,看着手中的稿件,希望李灿别搞。
但事实证明孙飞有点想多了。
接下来的李灿,十分的正常。
不正常的反而是观众。
【这小号怎么还戴着口球啊?】
【神他吗口球,那是弱音器!】
【李灿的粉丝不会就在看吧?群众里面有坏人!】
【他吗的笑疯了,原本还觉得很棒,正在沉醉,抬头一看弹幕,吗的小号戴口球。】
阴差阳错。
这样的欢乐反而增加了对乐曲的感受。
《瑶族舞曲》的质感就是非常活泼灵动的,其中的旋律走向十分具有记忆点,甚至一听就知道这是夏国曲目,味儿简直溢满出来。
本就是取自于粤北瑶家节日场面,根本严肃不了一点。
说说笑笑嘻嘻嘻的感觉似乎更加适配。
维也纳爱乐乐团,西方管弦乐,但曲子中却满是那种纯纯的东方色彩。
只有编排到足够细腻的情况下,才能将这样民族化的东方美学尽情展示。
那是来自于和声,和弦,乐器模拟搭配,以及节奏,强弱等色彩表达。
圈内的音乐家们感受各不相同。
无论是东西方音乐家,都感觉有种十分熟悉中,又带有不少陌生的感觉。
殊不知,这样的感觉只是开始。
在愉悦的《瑶族舞曲》结束后,接下来的乐曲是交响乐版的《云宫迅音》。
短暂的间隙中,孙飞依旧是见缝插针的简短介绍接下来的作品。
“取自《西游记》故事的《云宫迅音》将会是一首少见的以夏国神话为题材的管弦乐作品,究竟是取经之路也好,是仙境天宫也罢,李灿所传达出的多角度思想更加符合复杂的东方文化。”
孙飞的话音落地。
李灿的指挥棒扬起。
不少国外音乐家开始感慨起来。
“李的权限也太高了!不愧是在年度过半才宣布的指挥家,每一步似乎都是在打破规则。”
随着音乐的奏响。
国内的听众更加惊喜。
优美的旋律极富有浪漫色彩,比《瑶族舞曲》更为直观的丰富情绪影响尽情展现。
熟悉古典音乐的乐迷总觉着,这作品似乎并不古典。
可却似乎没有什么违和感。
非要形容,便仿佛老树之上长出了新的枝丫。
经过了特制的颤音琴与木琴敲出了灵魂的丢丢丢。
里拉琴模仿着琵琶的旋律断奏,颇有种去过东方的吟游诗人缓缓阐述天宫之美的别样质感。
当竖琴与女声吟唱出现后,更是让天宫缭绕氤氲仙气。
宏伟的铜管乐如同打开了云端的南天门。
巨神凝视,威严而耸立。
观看直播的人中自然有黑猴制作团队,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