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5章 “老子喜欢找点刺激!”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75章 “老子喜欢找点刺激!” (第1/3页)

    台下的观众热情似火,不断的欢呼着。

    相反。

    韩佳音却快速冷静了起来。

    精神的亢奋,不代表思绪也要亢奋,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最需要保持的是情绪,情感,身体机能,精神的“热”,思绪上却要“冷”。

    将传统文化融合,不是说拼凑就拼凑的,更不是只要感觉还行就足够。

    不仅仅是从作品编排的角度要考虑,哪怕是演唱者本人,无论从状态,心态,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与作品源头的非物质文化析产进行共鸣。

    要与其诞生的目的与作用,进行同步。

    因为,接下来演唱的,是《川江号子》。

    舞台之上,短暂的陷入了静默状态,台下观众的欢呼快速降低,等待着下一首作品表达。

    这样似乎有些玄妙的状态,正是演唱《川江号子》的必备。

    何为川江号子?

    那是川渝一代的纤夫所唱。

    但这可不是劳作间隙的苦中作乐,更不是所谓的优雅艺术,对于纤夫来说,号子是物理意义上的命!

    川江号子,从不是唱起来好玩的。

    无数船夫中,只有寥寥数人能够配得起“号子头”的位置,因为他们肩上扛着的是全部船员的性命。

    号子头必须要清晰的熟悉江河所有的水势水性,明滩暗礁。

    甚至是本地的气候,风雨,需要在过不同暗礁与湍急水流中,以不同的号子进行施令!

    这些号子中不同的节奏,音调,甚至是不同的情绪,全都对应了摇动橹板的方向,速度,力度,以应对江河中的危机。

    使劲儿拉绳子,那是砰砰砰,舒缓绳子,是噗噗噗。

    号子唱的不好,就得打,唱不上去,唱不准,就是船毁人亡。

    当地对川江纤夫的称呼就是“死了也没有埋的人”。

    川江号子很苦,但又神采飞扬,顶天立地,川江号子很痛,但却有种刻在川渝人民骨子里的桀骜不驯。

    苦与痛不是底色,而是缘由。

    无论是国,民族,还是民族中传承的艺术,一直都是在高压环境下才会迸发出奇迹的生命力。

    所以,在表达上,反而不可能存在有一丝一毫的苦与痛,却又要让了解川江号子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到背后的苦与痛。

    才算是做到了!

    也正是因为纤夫需要在无比严肃,无比火热,精神亢奋的情况下,通过号子指挥船只,所以,反而更需要冷静的思绪与判断力。

    可如果号子唱拉的不够,无论是力度还是情绪不够,却又无法达成效用。

    所以,根据这样的作品需求。

    韩佳音在如此精神亢奋,机能火热的情况下,同时让思绪变的冷静起来。

    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李灿当初在给自己拆解这部作品时的话。

    【你是一无所有的纤夫,甚至只是贱命一条,就算淹死,也不会溅起半点水花,但正因如因此,前有无畏,再大不过死亡,而你与死亡相伴时,天地间便只有你最大。】

    【川江的水流阴晴不定,是生命却也葬送生命,你歌声中,要对抗的从来不是水流,而是对抗命运,号子头若想让整个船的船工都活下来,那就感受水流,感受川江的阴晴,感受江河的生命。】

    【夏国民族文化中,人与自然是搏斗的,但同样也是相融的。】

    李灿的这些话。

    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感悟。

    这种奇妙的感觉说不上来,甚至无法解答,但韩佳音能懂,也知道自己将会在这个状态下,真正唱出“川江号子”的感觉。

    短暂的寂静并没有打消观众们的热情,反而更加期待。

    DP乐队的现场很炸,但爆炸不是全部。

    从华阴老腔开始,无形的文化影响开始扩散。

    而到了这首《川江号子》,将会到达顶点!

    “唉嗨哦~~哎.哎.哎.”

    陈罡的键盘先动。

    那是来自于传统民歌的采样。

    号子悠扬,恍若正在指引船只的航线曲折。

    而那一声声的和声符合,便正是纤夫们划桨的样子。

    仿佛从情绪,力度,色彩上,都可以完美的读出其动作的幅度,甚至感受水流的力度。

    “嘿走!嗨.嗨.”

    “嘿咗!嘿咗!”

    来自于川渝的号子在舞台上如水流蔓延,或许,就连曾经的纤夫们也无法想象,那源自于自己生活,生命中的民歌,也可以活跃在真正闪耀的大舞台上。

    嗡!!!

    吉他轰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