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火车也能玩漂移是吧?!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95章 火车也能玩漂移是吧?! (第2/3页)

通过音乐的节奏细切,旋律技术转换的方式,去带来一种变化的刺激以及一点点的诡异感。

    陌生的曲子,多变的节奏,以及这情绪张弛的旋律设计。

    观众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己和他人都很难意识到的“不安”感。

    这便是一种增加表演压力的方式。

    与巨大舞台上,大规格多人舞蹈类节目一样,通过极端的空间占据与光影陪衬的巨大信息量,去挤压观众们的观看质感,增加观看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大型节目更容易震撼观众的基本逻辑,与所谓“史诗”质感的音乐电影如出一辙。

    史诗音乐多管弦,厚重的和声,数不过来的配器,无数轨的声音共同形成织体。

    源自于表演者通过巨量信息构建宏大叙事,对观众所施加的压力。

    李灿的节目人不多,但信息量十分巨大。

    节奏的变化,技巧的变化,旋律情绪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投影,光影,舞台布景,这些全部构成了一种交叉的信息,不断的侵扰着观众们,属于一种变相增压。

    大型战争人数众多,哪怕战阵攻击方式很简单,只需一变,也会让人看花眼。

    而优秀的武大虽然人少,但一招一式变化极快,同样会让人看花眼。

    这便是信息量,这便是熟练掌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平衡,以求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去给观众“增压”。

    这本就足够令人惊艳,但最惊艳的是,李灿在信息量巨大的同时,通过这种释压的方式,构建出了让观众喘息的过度。

    不仅会让舞台的空旷从缺点转换成优点,成功释放观众们的观看压力,更会为接下来的“信息增量”做准备!

    “太离谱了。”

    郑杰眼皮抽搐。

    只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不讲武德。

    “我是在做减法,但他在做加法,同一道题,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做出来和用高数做出来的观感完全不同啊!”

    “.是啊,而且,艺术可不完全是数学,做加法并不是徒劳。”

    林欣连连点头,不住赞叹。

    数学在同一题上做复杂化,在数学本身上没什么问题,但会被人诟病“多此一举”。

    但艺术不会,因为艺术是一种直观的表达。

    信息量的增加绝不是无用。

    这就好像把数学题摊开给人看一般,寻常的加减乘除肯定不如满篇字母不见数字,利用更高深前沿的理论与公式花式解答的解法震撼。

    普通人会感觉花样多,专业者会陷于公式运用之美。

    林欣和郑杰的短短几句话,带给了身边几人强烈的震撼。

    如果说姜宥真和乾豪还好,能找补一下,但一线歌手黄雅却直接听傻了。

    这太超出知识点,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这么多年我做了个假歌手?”

    但显然,听不懂的还在后面。

    下一个表达惊喜感的是黎建威。

    黎建威虽然是声乐老登,但这么多年的祖师爷眼界可不是假的,只是一听声音便眼前一亮。

    “嗯?有创意啊,尼龙弦电吉他?”

    “?!!”

    这话说出去,郑杰和林欣都傻了。

    电吉他,是不能用尼龙弦的,因为尼龙弦的张力很低,一般是用于古典吉他,木吉他。

    就算是民谣吉他与指弹吉他都不会用尼龙弦。

    用尼龙弦的一般只有古典吉他,而现如今,有极少数量的尼龙弦被以特制的方式用在民谣吉他上,这样的吉他不古典也不民谣,属跨界吉他,非常稀少。

    电吉他?

    这玩意为了琴弦张力是必然要用钢弦的,钢弦拉力才足够。

    琴弦张力是非常影响演奏风格的。

    古典吉他绝不能用张力太大的琴弦,不然声音极硬,很多技巧弹起来也略显不适,最主要的音色更是失去了古典的润。

    而民谣吉他的面板相对硬,尼龙弦是不足以充分驱动民谣吉他面板的。

    更何况电吉他。

    可现在,黎建威一耳朵就听出来,这七弦电吉他的琴弦居然是尼龙弦。

    “啊?!”

    郑杰和林欣目瞪口呆,可不敢相信这是黎建威老师听错了。

    人家听过的乐器可比自己叫得上名字的乐器都多上几倍。

    联想起DP乐队这明摆着要玩新花样的作品,又想到温妮垮两把吉他的样子。

    很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