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0章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50章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第2/3页)

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到具体演奏上。

    李灿的实力强是意料之中,但这种强度仍然超出了陈罡的想象。

    《爱之梦》

    无疑是对如梦似幻的爱去进行架构解读。

    爱情或许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甚至可能不只是男女的事。

    哪怕是基础设定是最为常规的一男一女。

    根据两人的性格不同,会产生一次基础性的解构变化,这样的变化足以让乐曲的风格三百六十度的大变样。

    可这样真的只是个开始。

    两人之间对爱的理解,以及爱的程度,体现在演奏上的细致解剖,将会产生指数级的变化增量。

    只有大师才能做到百花齐放,才能在一首作品上玩出不同的花样。

    这样的解构无疑便是走向大师的第一步。

    下一步,那便是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正如武侠高手在进入高境界时需要问心,明净灵台,修仙大佬会对抗心魔,确立自身的道。

    一切都是建立在“看清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之上的。

    陈罡的脑海中多了许多明悟。

    连表演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如何,那又怎么能期待其有深层的感悟,并且去将其展示给观众,进一步感染观众呢?

    这就是困于演奏家与大师之间最大的鸿沟。

    正因如此。

    那些真正走向艺术金字塔顶峰的艺术家,无论是什么样的出身,曾经有什么样的黑历史,甚至是完全不同,完全相反的阵营,最后都会在美的指引下殊途同归,通过作品的内容表达,去完成精神上的升华。

    而那些算计许多,交揉杂质,极其功利的所谓艺术家,只会被时间的洪流冲刷到被世界遗忘。

    哪怕他们绞尽脑汁去试图扭曲篡改艺术理念,艺术上的价值观。

    原因无他。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自欺欺人,而艺术的终极从来都只有美,而这个美,本身就有一部分是源自于人类集体社会中,本身就具备的,对崇高道德的希冀。

    无论如何试图定义美。

    该不是的,也总会被戳穿。

    李灿的一席话,不仅点出了陈罡目前最大的问题,引出了十分明晰的进步路标,更是直指艺术本质。

    “果然,看清自己永远是最难的。”

    陈罡感慨了一声。

    这样的感觉很莫名,或许这就是“悟”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练习就需要停一下了,继续练下去不会有突破,得从作品不对,得从我自身下手了。”

    陈罡马上开始随便的solo起来。

    每位钢琴家都有自己最喜欢用的手法,都有最喜欢用的技巧。

    比如轮指。

    有的钢琴家就会比较讨厌,一遇到轮指就难受,但有的钢琴家喜欢的不行,会极尽打磨轮指的颗粒感。

    而有的钢琴家一遇到欢快的乐章,就会喜欢在演奏中,把一些正音弹出装饰音的灵巧感。

    这都是个人特色,个人习惯。

    这样的特色与习惯是从练琴时就养成的,有的演奏家可能小时候练半音的时候因为音准度被老师打手,产生阴影,那对于半音就会厌恶,哪怕能将半音磨炼的很强。

    也或许某位演奏家只是因为小时候弹到延音踏板的区域灵光一闪,然后被父母称赞,从此就会非常喜爱踏板延音。

    但这些往往都是习惯养成,是下意识的。

    就连本人都很难注意到。

    陈罡要做的便是弄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最爱用什么,然后去剖析自己的三观与认知,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解构作品,最后将两者结合,共同运用到作品的个人化演奏之中。

    李灿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没有继续打扰陈罡。

    待再次听到陈罡演奏起《爱之梦》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龙场悟道是真实存在的。

    当再次听到陈罡的演奏后,李灿发觉,陈罡的风格依然完全转变。

    没有一丁点自己的影子。

    如果说自己的演奏风格偏向于激情与热烈。

    那么,陈罡的风格就是灵动而俏皮,不是那么严肃正经,没有什么苦大仇深或是撕心裂肺,也没有什么落泪高歌,缠绵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