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老中:“老美,你在胡乱燃个什么?”(二合一) (第1/3页)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新型深空载人飞船完成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老中那些实时网上冲浪的网友看到这个新闻还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对,祖国开启了载人登月任务!
而且明年就要搞载人登月火箭首飞和奔月飞船无人绕月测试了,现在先搞一下奔月飞船的逃逸测试是正常的!
当他们看到测试视频之后就更知道载人登月和普通载人航天的不同了。
因为奔月飞船的飞行姿态有点逆天。
逃逸塔发动机点火,它那巨大的动力带着飞船和烟尘如土龙一般冲天而起,当它飞到一定高度之后,逃逸塔竟然带着飞船来了一个180度的反转机动!
这让原来在下边的飞船反转到了上边,然后逃逸塔和飞船分离,飞船就像炮弹一样被抛射了出去。
好在飞船不是真炮弹,它划过一个抛物线之后就开始平稳但急速的下落。
不过不要紧,下落的速度顺势把降落伞拽了出来。
最后,平稳着陆!
网友们惊了。
【我超,水滴机动!】
【这可不是水滴机动,只是大质量飞船逃逸塔逃逸的常规操作,这样能以防止逃逸塔脱离的时候跟飞船相撞,毕竟逃逸塔向上飞的时候跟飞船分离,飞船也是向上飞的,而反过来之后分离就是逃逸塔向下飞,飞船向上飞,距离一下子就能拉开,没有碰撞风险,另外这个动作还有稳定飞船姿态和借力开伞等作用,学问多着呢。】
【劲啊,这就是载人登月的力量吗?】
【牛批,就这超机动能力,那一下反转180度的过载有多大啊,航天员能承受得了吗?】
【航天员最大训练强度是承受8G过载,应该可以吧,而且难受一下能保命的话也能接受。】
【确实,只有在绝对危急的时候逃逸塔才会启动,99.9%的情况下都用不到,这只是最后的保障罢了。】
【也就是人类现在的载人登月技术还不完善,所以要搞各种冗余急救设备,要不然就可以像路云的太空穿梭机那样不搞紧急救生设备了。】
【其实之前航天飞机是想过装逃生装置的,只不过……】
只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
常见的航天逃逸模式有两种,分为弹射逃逸和整体逃逸。
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候就用了“弹射座椅”,不过不是逃逸,而是……降落。
当时是第一次载人航天嘛,搭载加加林的“东方1号”飞船返回舱是个球形舱体,不像后世的载人飞船那样可以平稳着陆,所以加加林必须在距离地面4英里高的地方跟座位一块被弹射出去,然后伞降着陆。
这就让加加林遭了老罪了。
当时是第一次载人航天嘛,火箭将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功带入了轨道,但远地点比既定值高了100千米。
地面测控寄望于飞船制动系统启动,但却提前4秒停止运行,因为有个零件坏了,从而导致导致加加林未能在预定区域着陆。
预定的降落位置本来应该是首都以南400千米,但实际降落地点是首都以南800千米的一片耕地中。
落地后加加林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安然返回地球,一小时后搜救人员才发现他。
当地四月份的气温只有几度,幸亏他穿着航天服抗冻,并且他本来就是精英飞行员,还搞了那么多求生训练,所以才有惊无险。
而弹射座椅逃逸是一种技术源自战斗机的逃逸方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逃逸方式。
早期老熊和老美的载人航天飞船基本都采用这种逃逸方式,因为弹射座椅为核心的逃逸系统,具有系统简单、技术成熟的优点。
后来他们都研发了航天飞机,就想把这种方式也搬到航天飞机上。
他们把航天员的座位分成了上下两层,都固定在弹射轨道上,而轨道上方就是两扇装了起爆装置的舷窗。
如果有紧急情况,舷窗起爆脱离,然后座椅弹射,跟战斗机的逃生模式如出一辙。
(航天飞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