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出征柏林(求订阅!) (第2/3页)
是来和东方公司结算一下《木棉袈裟》的票房分成,以及商讨一套更加方便,且互惠互利的合作方案。
当然,顺带也是来拿《嫌疑人X的献身》的电影拷贝的。
“陈总,凌子导演,以及各位领导,截止到昨天为止,《木棉袈裟》在香港上映了33天,累计取得票房1637.68万港币……”
会计刚做完汇报,石惠便接着补充道:“这次我们先结算电影上映后第一个月,也就是三十天的,至于多出来的三天,算在后续票房分成里面,也方便下次结算,小陈你看这样的方案能接受吗?”
“可以的,没问题。”
对于这种并不损害己方利益的细枝末节,陈浮生考虑都不带考虑,直接点头应下。
刚刚做汇报的会计收到眼神暗示,接着又把前三十天的累计票房说了一下,共计是1589.33万。
东方公司和左派院线的票房分成是五五分,远高于香港其他影院和电影公司的分成,之所以如此,不全是国家的照顾,更多是因为他们东方公司的电影将左派影院从半死不活的状态下拉了回来。
香港的电影需要缴纳15%的娱乐税,扣税之后,等于说东方公司的实际收益是总票房的42.5%。
算下来,《木棉袈裟》在香港第一个月的票房分成也就是675.47万港币。
这笔钱打进东方公司的账户还要经过一道手续,也就是外汇结算。
原本这道手续也是要收税的,2025年电影外汇适用税率就在10%,但是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很少,国家为了鼓励国内企业赚外汇,给很多单位都提供了税率豁免,东方公司作为用电影为国家创汇的代表,自然也享受了这个待遇。
所以675.47万港币经过外汇结算这道手续的时候,不会再扣税,直接按照官方汇率进行结算。
今年人民币和港币的官方兑换汇率是31.15:100。
那么675.47万港币按照这个汇率换算下来,也就约等于210万人民币。
这是很可观的一笔钱。
而且一个巴掌大的香港的票房分成居然就超过了中影的拷贝分成,那还有海外呢?
这一刻,不只是陈浮生,会议室里所有东方公司的人,都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星辰大海不再是梦了。
想要将东方影业出口公司打造成一艘环球巨轮的目标也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两个小时后,谈判接近尾声,陈浮生忽然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
“小陈你下部戏想请诚龙出演?这恐怕有点难啊,他是嘉禾最大牌的电影明星,电影在湾湾市场上也卖的不错,嘉禾是不会放人的。”
“不是我的下部电影,是下下部,我今年下半年会拍一部对标好莱坞的中国大片,用来敲开欧美的电影市场。诚龙的形象很适合我这部电影里的中国英雄,所以希望石惠阿姨回去之后帮忙联系一下。”
顿了一下,陈浮生又接着补充道:“香港毕竟太小了,之前嘉禾不是也希望将诚龙送去好莱坞吗?当然不成也没关系,就当打个预防针吧。等我这次从柏林回来,也会去香港宣传电影的,到时候再找他聊聊,我想——他应该不会拒绝我。”
听着陈浮生话里的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