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好你个老二 (第2/3页)
里。
有那么一两个自称从辽东来的行商,唉声叹气,说起高句丽的战事。
“你们是不知道啊,那樱花国早就不是个东西了!”
说话的人一脸风霜,手里的粗瓷碗重重磕在桌上。
“高句丽早就跟他们穿一条裤子了!密谋着要吞我们辽东的铁矿!”
“汉王殿下这次出兵,那是替咱们大明朝拔钉子!”
旁边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真的假的?朝廷不是说汉王擅开边衅吗?”
“屁!”那行商啐了一口,“我亲戚就在军中,说殿下为了凑军粮,把自己王府的私库都给掏空了!你们想想,这是为了自己吗?这是为了谁啊!”
故事越传越邪乎。
有说从高句丽王宫搜出了樱花国天皇的亲笔信。
约定事成之后,平分辽东。
还有说,高句丽的贵族早就把妻女打包,准备送去樱花国当人质。
最让人义愤填膺的,一个据说是从高句丽逃回来的汉人商贾。
在酒楼里喝多了,抱着柱子嚎啕大哭。
他哭诉自己的商队如何被高句丽官兵和樱花浪人联手洗劫。
男丁被杀,货物被抢,他自己装死才逃过一劫。
“汉王殿下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这些故事,有鼻子有眼,细节详实到仿佛亲见。
于青坐在不远处的雅间,听着楼下群情激奋的议论声。
没人谁在乎真相。
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故事。
而他,只是提供了大家最想听的那个版本。
…………
与此同时,伴随着舆论的发酵。
乾清宫的朱棣自然是多少得到了一些消息。
朱棣坐在御案后,面色沉静。
殿门外,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
“报——汉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奏章到!”
朱棣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接过递来的信件,朱棣撕开了封口,抽出里面的奏折。
开篇的字迹,依旧是朱高煦那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风格。
但内容,却让朱棣愣住了。
没有一句辩解,没有半点不忿。
通篇都是请罪。
“儿臣鲁莽,有负圣恩,致使边疆生乱,惊扰父皇,罪该万死……”
“幸赖天威,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