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体验人生,人生游戏(五千字) (第3/3页)
贸易的老板!”
“真是了不得哦,用罐头换飞机,这脑子是怎么想的?不过他这名字,倒是和我们家小远一样。”
她完全没将自己的儿子与电视上的人是一个人身上想。
于他而言,自家儿子小富即安就可以。
能登上电视,登上报纸,那得多大的人物。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从来没想过。
父亲秦建国也把目光从电视上收回,咂咂嘴,看向秦远:“小远,你也是在苏联做生意的,听说过这个远东贸易,认识这位秦总吗?”
“这样的能人,我估计得是那种经常上报纸、跟大领导握手的大老板!”
秦远本人,看着电视屏幕上自己下飞机时被拍到的那个模糊侧影,忍着笑意,含糊地应和道:“嗯嗯,见过几面,是挺厉害的……主要还是运气好,运气好。”
站在他身后的武卫国实在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又赶紧捂住嘴,憋得满脸通红。
他可是亲眼看着远哥在苏联是如何运筹帷幄、谈笑间搞定七架飞机的。
此刻看着远哥被父母当面“夸”却只能低调应承的样子,这戏剧性的反差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电视里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还在继续,描绘着那个与自家儿子同名同姓的“秦总”如何叱咤风云,完成惊世贸易。
张桂兰和秦建国老两口又是感慨又是羡慕,浑然不知那个被他们挂在嘴边夸赞的“大能人”,正坐在他们身边,忍着笑意,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武卫国憋笑憋得辛苦,只能借着给老张头斟酒的动作掩饰一下。
老张头倒是稳得住,捻着花生米,眯着眼听着新闻,仿佛也在品评一件与己无关的逸闻趣事,只是偶尔瞥向秦远的目光里,带着几分看乐子的戏谑。
伊莲娜碧蓝的眼睛里则充满了更大的困惑,她不太理解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在至亲面前保持极度低调甚至隐瞒的处事方式。
在她看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理应获得家人最大的赞誉和自豪。
她看了看秦远,见他只是微笑,便也按下了询问的念头,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安静吃饭。
倒是年纪最小的秦芳,注意力很快就被伊莲娜送给她的那个精致洋娃娃完全吸引了过去,抱着娃娃爱不释手,早就把电视里的飞机大炮忘到了脑后。
“行了行了,电视里的人物,离咱们太远。”秦建国最终挥了挥手,像是要把那种不切实际的羡慕甩开,重新端起酒杯。
“咱就过好咱自己的日子。来,老张哥,卫国,咱再走一个!庆祝咱们一家团圆,也预祝麻杆儿新婚大喜!”
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张桂兰也开始不停地给伊莲娜夹菜:“闺女,多吃点,尝尝阿姨做的红烧肉,合不合口味?到了这儿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伊莲娜努力地用着筷子,虽然还有些笨拙,但态度极其认真,每尝一口都会真诚地点头用中文说:“很好吃,谢谢阿姨。”
她的乖巧和美丽,很快就让张桂兰笑得合不拢嘴,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像看自家儿媳妇。
晚饭在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帮忙收拾完碗筷,又坐在一起喝了会儿茶,聊了聊家常,主要是听老张头说些过去的趣事和苏联的风土人情,直到夜色渐深,武卫国才起身告辞,顺便送老张头回去。
秦远和伊莲娜将两人送到胡同口。
折返回家时,胡同里看热闹的人早已散去,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和零星几家窗户透出的暖光。
“为什么?”伊莲娜终于忍不住,轻声问道,“为什么不告诉叔叔阿姨,电视里的秦远就是你?他们为你感到骄傲,这不是很好吗?”
秦远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踩着地上的月光,笑了笑:“有时候,保持一点距离和神秘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保护。”
“知道的太多,反而会让他们担心。”
“现在这样,他们只知道儿子在做正经生意,赚了点钱,生活安稳,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惊心动魄和巨额财富,离他们的世界太远,未必是好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看着他们那样纯粹地为我‘另一个身份’感到惊叹,也挺有趣的,不是吗?”
伊莲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含蓄和家庭观念,对她来说还需要慢慢体会。
“走吧,我送你回酒店,顺便我带你看看晚上的燕京城。”
秦远背着双手,踩着胡同下的路灯照出的影子,时前时后。
伊莲娜跟在身旁。
巍峨的高墙,枯落的树叶,往来零丁的几个身影,一切都是陌生的。
回头看着身后,甚至还能看到跟在后面的马可夫几人。
但她看了看身边那道无法看透的身影。
心不自觉的静了下来!
这种感觉,在苏联,在莫斯科,从未有过!
她不自觉的向秦远的方向,靠近了几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