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瓦良格航空母舰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46章 瓦良格航空母舰 (第2/3页)

为什么不呢?”秦远反问,目光炙热“远东集团要走向世界,不能只靠苏联这片即将冻土化的市场。”

    “我们需要最顶尖的头脑,需要能够引领下一代技术革命的人才!”

    “以前这些国宝级的专家被国家牢牢保护,我们根本没机会接触。现在,大门自己打开了!”

    他转头对伊莲娜快速下令:“伊莲娜,两件事,你立刻去办!”

    “首先,动用你一切在安全委员会残余的关系网,搞清楚这些‘旅行社’的背后主使是谁,运作模式如何,最重要的是,拿到他们正在接触和已经‘签约’的专家名单!”

    “尤其是航空航天、核能、精密制造和计算机领域的!”

    伊莲娜沉吟着点点头:“这些事情,或许要拜托叶卡捷琳娜局长,她虽然已经被撤职了,但是关系网还在。”

    秦远点点头:“可以,我会和叶卡捷琳娜局长打声招呼。”

    “另外,以远东集团和远东国际银行的名义,立刻筹备成立一个‘远东高级人才发展基金会’。”

    “初始资金……先从我们正在处理的‘那笔资产’中调拨五亿美元。”

    “五亿美元?!”陈建华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太大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秦远斩钉截铁,“我们要做的,不是像那些西方机构一样偷偷摸摸地挖角。我们要光明正大地‘承接’!”

    “基金会明面上的业务,是资助优秀的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暗地里,我们要提供比西方更优厚的条件,更高的安家费、更自由的研究方向、以及……通往东方庞大市场的承诺!”

    “告诉那些对西方抱有幻想,又对祖国心存眷恋的专家,我们不仅能给他们‘面包和自由’,还能给他们一个继续为‘祖国’效力的平台。”

    “一个由我秦远掌控的,横跨欧亚的新平台!”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西方掠夺人才是为了充实自身,削弱对手。

    而他秦远,要借助这股东风,将这些无价的“大脑”纳入自己的帝国版图,成为他未来撬动全球市场的核心杠杆。

    这比收购一百个工厂更有价值。

    毕竟根据后世的统计,苏联在1990年代初期科研人员流失约49万人次,涉及军工、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虽然像什么核物理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这些人,他用不上。

    但是去了中国,那将会直接带动国内军工科研实力的飞速推进。

    要知道,五十年代的时候,苏联援助国内的时候,派遣的都是一些基础科学专家,就已经为国内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苏联崩溃在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