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历史的轮回 (第3/3页)
国家级的人才引进项目,能获得何等海量的奖励!
【燕京太子】:京爷,你等等!我立刻想办法联系我家老爷子!这事儿太大了,我必须当面探探口风!
秦远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必须知道国内对于接收这些敏感人才的态度,是否会因为顾忌与苏联的外交关系而犹豫不决。
如果上面畏首畏尾,那他的很多计划就得调整,甚至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但他的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国内虽然一贯注重国际关系和维护形象,但在这种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和未来战略实力的历史机遇面前,展现出了惊人的务实和魄力。
李楚泽一放出这个消息后,立刻在整个燕京相关层面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他们其实也通过了外交渠道,知道了目前苏联的很多状况。
包括欧美国家对于苏联的金融掠夺,犹太资本扶持代理人对国有资产的鲸吞。
也听到了一些关于美国为抢夺苏联专家实施的“过渡与腾飞计划”的风声。
毕竟中情局特工几乎是半公开地在莫斯科、基辅等地活动,从各大研究所和设计局招募了大量涉及导弹、火箭、航空发动机、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专家。
这些计划虽然在秘密进行,但是那么多人的流失,根本就满不了有心之人的耳目。
也就是此时垂死的苏联,在叶氏的分离主义之下,根本无所顾忌。
国内也只是碍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礼仪,此前并未采取公开、大规模的行动。
现在,突然听到秦远这个在苏联混得风生水起的“自己人”,明确表示有能力从虎口中夺食,为国内招募、输送一批顶级的、尤其是军工领域的苏联专家,国内相关部门的震惊和兴奋可想而知。
历史上的“双引工程”因各种顾虑要到几年后才系统展开。
但此刻,秦远的出现和他展现出的能量与渠道,无疑给了国内一个提前数年布局、抢占先机的绝佳机会!
这种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摆在眼前,又岂能放过?
他们通过李楚泽与秦远联络,在知道了可引进人才的名单后,更是震惊。
他们没想到,秦远的魄力,比他们想的还要大。
空气动力学、核能研究所、核潜艇、稀土冶炼、以及航空母舰总设计师。
这一系列的名头,以及之下的人名。让国内兴奋的颤栗。
随后,根本就不假思索,给出明确回复。
“告诉秦远同志,只要是真心实意愿意来华工作的专家,我们敞开怀抱欢迎!”
“待遇从优,条件满足,确保其学术自由、生活便利和人身安全绝对无虞!”
“一切行动,务求稳妥、隐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