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现代药物之祖,开启新支线 (第1/3页)
福建的局势,因《光复新报》的传播而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尤其是在靠近江西的闽西地带。
尽管光复军的主力尚未进入汀州府,但清廷对此地的控制已名存实亡,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权力真空状态。
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近期从江西溃散或主动转移至福建的太平军部队日益增多,他们如同溪流汇入大泽,搅动着地方的秩序。
另一方面,则是《光复新报》所带来的思想冲击。
地方豪强中,有人敏锐地嗅到风向变化,开始自行组建民团,意图在新的权力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多底层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听过报纸宣讲、心中积压着对清廷不满的年轻人,则躁动不安,将投奔光复军视为一条出路。
整个闽西,暗流涌动,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热闹与混乱。
相比之下,被光复军所辖的邵武府前线,则呈现出一派外松内紧的临战状态。
光复军第三军军长何名标麾下各部,在抓紧整训、巩固防务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光复新报》内容的热潮。
军中派出的宣讲员深入各营,为官兵们详细解读报纸上那三篇石破天惊的文章。
“……统帅在文章里说,咱们光复华夏,不只是要赶走清妖,更是要让咱们中国人能挺直腰杆,站在世界之林!不能再做井底之蛙!”
这些出身教导团的宣讲员,声音慷慨激昂,将从在秦远那里学到的东西,尽心尽力的传到各个军营。
何名标听着宣讲,心中感慨万千。
他原本只是凭着对翼王石达开的个人忠诚和一股造反的狠劲走到今天,对于“为何而战”、“未来何在”并无清晰概念。
此刻,听着宣讲员的讲解,他仿佛拨云见日,终于更加清晰地理解了,为何殿下要耗费心力办报纸,为何要反复强调“开眼看世界”。
“这不仅仅是争一时一地之长短,”何名标心中震撼,“这是在重塑我等的精神,是在为我等指引一条前所未有、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道啊!”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浮现出庆幸。
跟着殿下这样的雄主,何愁大业不成!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掀开帐幕,急步而入,打断了宣讲:
“禀军帅!光泽县胡其相师帅急报!在杉关岭一带,突然出现一支规模不明的军队,打着太平天国旗号!”
“太平军?”何名标眉头一挑,并未显得十分紧张。
如今的光复军,自上而下,对昔日的“友军”都带着一种微妙的政治和心理优越感。
回想起在太平天国时,浑浑噩噩,除了打仗就是抢掠,何曾有过这般清晰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洪秀全那套“天父天兄”的宗教迷雾,与秦远这基于现实、开启民智的堂堂正正之师相比,高下立判。
“胡其相查清楚是哪部分的了吗?”何名标问道,语气沉稳。
胡其相是他的第八师师长,作战勇猛,但为人处世略显圆滑,何名标不甚喜欢,故将其部署在战略要地杉关。
此地素有“闽西锁钥”之称,与仙霞关并重,是隔绝江西与福建的重要屏障。
“胡师帅尚未探明具体番号,只知对方自称来自江西瑞州!”
“瑞州。”何名标心中一跳,在太平天国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对头的驻扎地可就在瑞州。
当年在江西战场上,他曾与那人并肩作战,也曾因争功而互别苗头。
最终,那人留在了瑞州独当一面,而他则跟随翼王回了天京。
没想到,时过境迁,竟会在此地可能重逢。
“我大概知道是谁了。”
何名标咧着大牙笑道:“走,备马。”
“点一队亲兵,随我去杉关岭,会会这位‘铁公鸡’!”
前来之人,毋庸置疑,正是那位在三年前率先攻破瑞州,立下头功,而后又在此地坚守两年,屡挫湘军,甚至阵斩湘军名将刘腾鸿的翼王殿帐下头号先锋。
且以勇悍顽强、寸土不让著称的“铁公鸡”,赖裕新!
“这小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