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八节 理解,洒脱(保底第一更!) (第2/3页)
等到人离开,刘英刚才和张建川进了小会客室,虚掩了门,留了一道缝儿。
刘英刚亲自给张建川倒了一杯花茶,这才坐下。
“大概知道我找你谈什么事儿了吧?”刘英刚笑着道:“不错,很有大将风范嘛,泰山压顶不变色,……”
张建川乐了,“刚哥,这也叫泰山压顶?不就是不让我在民丰公司干了嘛,怎么,这干部身份总还给我保留了吧?”
刘英刚也笑了起来,伸手点了点他:“你小子,尽在那里开黄腔,你干部身份是组织给的,你又没违法犯罪,谁能给你抹脱?”
“那就好,就凭这干部身份,我辛苦两年也值了。”张建川坦然道:“刚哥,放心,我没啥包袱,也没啥情绪,略有遗憾而已,本来这就是集体的企业,嗯,现在是国营企业了,我就是受组织安排来临时帮忙摆脱困境的,真正企业做大做强了,职工人数暴增,我这能力未必能驾驭得了,更别说我这资历在国营企业里更是一大短板,……”
刘英刚默默地点了点头。
张建川所言不虚,国营企业里边最重要一点就是资历,用庸俗或者带贬义的话语来说,就是论资排辈。
大家都是厂里的主人,一起工作,一起奋斗,一起成长,资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威望、信誉和能力。
大家身份都一样,没有主次之分,谁上谁下,德、能、勤、绩,既要讲组织认可,也要讲群众基础,就这么简单。
可这就是张建川最大的弱点。
他才工作两年,在民丰饲料公司里才立足一年。
无论他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表现得有多么惊艳,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运气好,碰巧赶上了。
当然有锐气有勇略大家也要承认,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打广告,搞宣传,和省农科院合资,搞推介会,大家一目了然,其实就那么回事,没多复杂,只要你动动心思,好好琢磨一下,谁都会。
张建川和邱昌盛,一个是自己一手选拔出来的干部,一个是自己共事几年的同僚,或许自己在感情上略微偏向于张建川,但是你也不能说邱昌盛就错在哪里去了。
何况邱昌盛其实就是在执行县里的方略,就是要让民丰饲料公司来承担其整合整个粮油系统的企业,分阶段分步骤地全数整合,让整个粮油系统企业得以做大做强。
刘英刚也知道张建川的想法。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也倾向于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消化掉要纳入集团的企业,而不是这样一股脑儿地堆给民丰公司。
纵然民丰公司现在效益很好,可越好也就意味着更应该抓住这个时机主动出击,占领和巩固市场,这样背上一大堆和饲料行业关联不大的包袱,你要来整合势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以张建川的这个气性肯定是很难在和这些国企干部们的扯皮拉磨消耗下去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县里确定了这个路径,那张建川出局就是必然。
这个时候再说其他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让刘英刚感到安慰的是张建川这块浑金璞玉总算是被自己挖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