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加入烛教,地位陡增,预备长老,获得遗产! (第2/3页)
你瞧。”
南宫琉璃扭捏片刻,识相坐好。李仙取出花索,依“花笼门”法子,将她手脚、穴道均捆紧。南宫琉璃既羞且惊,扭动身子,感觉浑身酥麻,已经再难抵抗,恍惚中又遭擒拿。
李仙帮她披上披风,揽着她腰肢,说道:“走罢。”南宫琉璃见披风罩身,将狼狈尽数遮掩,神情稍缓,哀求道:“好弟弟…在外头你可千万别…别欺辱我。”
李仙柔声道:“放心吧,我会护住你。”
南宫琉璃浑身放松,听李仙柔声安慰,如吃蜜糖,更为依恋。她双足轻蹦,来到侧门。
李仙送她坐进车厢。他则驾驭马车,沿着青石板路而走。沿途甚是平稳,南宫琉璃欲开车帘,观望街道景象,但觉双手捆缚甚严,难动分毫,内炁亦难调运,便用头顶着窗帘,勉强掀开。
南宫琉璃忽想:“呀!我中计啦,虽说花笼门门规如此,但咱俩装装样子便是,他又何必这般较真?好啊,他故意戏弄我。”美眸含煞,怒瞪李仙一眼,但已上贼船,都已经晚了。
她面红耳赤,甚感古怪。观望街道景象,见百姓安宁,市井热闹。青牛居有栋阁楼,楼高六七丈,可观望街道景象。她偶有闲暇时,会在阁楼吹风读书,观望街景。
但许久不曾融进市井。难得融入,却是这般姿态。忽感马车停靠,李仙跑到小贩摊位前,购买两张干饼。
他掀开车帘,将干饼放在案桌上,笑道:“饿了自己吃。”南宫琉璃怒瞪一眼,啐道:“混蛋。”瞧他嬉皮笑脸,更气不打一处来,但又打他不到。
马车行驶出城,青石路变为黄泥路,顿时陡峭颠簸。南宫琉璃被颠得东倒西歪,却毫无办法,窗外景象变成树木花丛,知道已经出城。
马车座椅僵硬。南宫琉璃暗暗叫苦,坐立难安,但观周遭景象,似乎还有好远。
岛屿面域甚大,周遭粘连数座小岛。武人服饮天精地华,是自天地中取用。而打鱼、砍柴、烧水、捕猎…亦是自天地间取用。
经营营生,便是修行。厚德载物,厚财载武。韩紫纱、安伟成为蜂场、果林,这般奔波,足见一般。
马车停靠一湖岸旁。李仙掀开车帘,笑道:“琉璃姐,下来罢。”南宫琉璃被颠得七荤八素,被搀扶下马车,双腿酸麻,险些没能站稳,她说道:“还没到吗?咱们去哪里?”
李仙说道:“不能说,待会你就知道了。咱们在此处等一等。先把干饼吃啦。”
南宫琉璃说道:“装神弄鬼,却苦了我。”
李仙挽扶南宫琉璃,朝树阴靠去。其时八月中下旬,酷热难耐,但树阴下还算清凉。南宫琉璃双腿被并拢捆着,只能曲腿而坐。
李仙掰开干饼,喂她服用。三口干饼一口凉水。南宫琉璃被李仙戏耍,本暗暗气闷,但见李仙体贴招揽,气也消了。此处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微风吹拂。
将燥热吹散,倒颇显闲适享受。干饼份量甚足,南宫琉璃吃半片,便已经饱腹。李仙也吃半片,喝了清水,便靠着闲谈。
南宫琉璃无法抵抗,便也安然侧靠,朦胧间午睡。竟颇为香甜舒心。过得一刻时,远处荡来一艘中船。
李仙说道:“来啦!”将南宫琉璃抱起。
船荡到岸边。船中走下位中年汉子,名为“福大春”。他拱手道:“花长老!”
南宫琉璃一惊。顿想:“花长老?是指花无错?他何时混成长老啦?”惊疑怒瞪而来。李仙低声道:“回去再和你解释。”
再朝福大春笑道:“我还不是长老,今日来收取蜂场,你且带路罢。”
福大春说道:“好,您请上船。”南宫琉璃面色古怪,双足难动,倘若蹦跳行路,太损面子,且暴露自身狼狈。便站定不动。
李仙故意不理会。叫她气恼片刻,再将她横抱上船。船舱间有马厩,马匹拉上船,车厢留在岸边。待都准备充足,船身逐渐离岸,向一处岛屿而去。
南宫琉璃被搀扶着站在甲板边,观望洞然湖景观。她被擒抓到此,此刻却初见洞然湖景色。淮阴府“洞然湖”,当属天下奇观异景。
湖风澹澹。隐约吹起披风,她脚腕缠着花索,不经意显露。船工皆在忙碌,谁也不曾注意。
渐渐听闻“嗡嗡”怪鸣。一座岛屿渐近,福大春走来道:“花…花高人,您请涂抹驱蜂膏,避免蜂兽叮咬。”
李仙点头。将驱蜂膏涂抹袖口,脖颈等处。再屏退福大春等人,解开南宫琉璃披风,帮她涂抹各处。南宫琉璃不知该气该恼,轻啐两嘴便作罢。
船身靠岸。已闻花香扑鼻,福大春将马匹牵来,李仙抱着南宫琉璃,轻轻一送,将她送到马背,侧身而坐。南宫琉璃虽难调用内炁,但功底还在,坐稳马背,自是轻易。
李仙牵着缰绳,视察蜂场。福大春在旁介绍。
培育的蜂种,名为“朱蜂”。蜂蜜为主要产物,蜂蜜的产出,需看环境而定。蜂物是“采”非“产”,故而蜂场中栽种“香酥花”、“油番花”…两种花物,种植“荔枝树”、“龙眼树”等果树。
作为“蜜源”。
岛屿约莫三千余亩,内设近五百蜂箱,一蜂箱可产“三十斤”蜂蜜。月产蜂蜜一千五百余斤,朝外贩售约莫便是千余两银子。
蜂岛中有栋阁楼,历年的账算,均记载在其中。李仙浏览账目,顿感砰砰直跳,细细理清其中利害。算上蜂农衣食住行、船运损耗等花哨,每月约有九百两入账。
李仙感慨:“虽不比温夫人的产业,但能月进千两,已经非同小可!”他了解过【精宝】兽肉,一次起鼎烧炭,至少三千两银子、至多五千两银子。精宝兽肉反倒便宜,炭、水、租赁宝鼎、劳工,才最是贵重。
花笼门内熬煮精食,均由长老主持。需长老花费钱财,起鼎烧钱烹煮。先取自己那份精宝,余下的精肉、精汤则分发弟子。是以每位长老,都有许多花笼门弟子鞍前马后,服侍甚是周到。
长老起鼎,熬煮精食后。门派都会赏赐‘一两功德银’。虽说起鼎熬煮,是为武道修行,但福泽门徒弟子,亦算为功劳。
“我得此蜂场,积攒钱财,每隔数月,也有能耐起鼎啦!原来花笼门竟是这般运作。”
他甚是高兴,四处游走蜂场。南宫琉璃亦是惊讶,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