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3 李仙危矣?反将一军!探查解忧楼,怎会是她?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323 李仙危矣?反将一军!探查解忧楼,怎会是她? (第3/3页)

 杨心枪身旁亲卫这才劈开木材。金线木坚韧至极,一刀劈下,仅留划痕。周士杰说道:“我来罢。”取出佩剑,行至一株木材前。提运内炁,一剑刺下。

    木材咔嚓嚓一声,从中断裂。其内果真中空,一团棉絮喷涌而出。众人大喜,正待细看。却嗅到一股异味。

    杨心枪色变,纵声喊道:“跳河!”率先跳河。王德仲、周士杰、杨问天……等皆轻功不俗,虽不知情况,但见杨心枪惶恐惊惧,立即跟随。那异味蔓延,逐渐冒起白烟。

    船中劳工纷纷跳进河中,足足过了七八息,才听“轰隆”一声,段氏商船震天炸响。近千株木材翻滚落河。

    周士杰、王德仲、杨心枪等跳进河中,触水即沉,连是何情况未能弄清。立即设法脱离水中。王德仲摸出飞镖,在末端缠绕丝线,正待投射飞镖,打进船底,再借拉力浮出水面。

    但他动弹之际,忽见水中有无数飘散的细丝,粗细若微发,但蔓延极长。他每有动作,身上必会纠缠细丝。愈缠越多,逐渐动作生阻,连动弹都极困难。

    他惊恐至极,动作愈发激烈。细丝愈缠越密,将他裹成人茧。周士杰、王德仲、杨心枪等皆是如此。

    此物便是“絮丝”,乃杨心枪布置下。在水中絮散而开,化为无数散丝。一但触碰,便被粘粘,理不清楚,唯有越缠越多。

    乃擒抓潜水贼绝佳妙物。怎料一番苦心,却全应在自己身上。几人均道:“吾命休矣!擒贼不成,却落得溺毙下场。”直直朝水底沉去。

    过得片刻,微感身体上浮。再过片刻,均脱离水面,被拉扯上到岸旁。是被人“收网”打捞,抓上岸了。几人身如白茧,尽被缠绕严实,虽脱离水中,却难扯开絮网。苦苦挣扎无用,空余苦闷。

    听岸中人欢呼叫道:“虽不知适才震响是何事,但杨心枪大哥说了,凡絮网缠绕的人,多半是花贼。”

    “杨大哥料事如神,这番果真应验。这里人还真切不少,一个两个三个……足有十七八人。”

    “此行收获极大,听杨大哥说,花笼门虽是粗鄙花贼,但几名长老已有三境修为。不可妄自靠近。我等围守此地,你等速去将长老喊来。”

    几人面憋通红,想要叫嚷。但絮丝紧缠,舌齿皆难幸免。张口不得,自然说不出话。眼见周旁愈聚越多人,皆心若死灰,颜面尽失,在所难免。

    杨心枪更咬牙切齿,满腔愤怒,几欲抓狂。

    ……

    ……

    却说另一边。李仙、汤文书、叶乘三人乔装商客,携带几位较为值得信任的弟子,已到解忧楼门前。

    原来昨夜交谈,全是做戏罢了。藏匿木材中躲藏,乍看可行,实则漏洞百出,既不稳妥,又不高明,非他心怡良策。

    李仙料定危机见人心,昨夜故意说出,必有人出卖。于是将计就计,在木材中填入棉絮,与一种特殊“花油”。此花油味道甚奇,被剑劈刀砍便极容易燃爆,药效却能疗愈肝脾。乃水坛熬炼而得,汤文书、叶乘皆运到飞龙城中售卖。

    如此这般,便可吸引耳目。他等则借机查探“解忧楼”。李仙沉咛:“朝外遁逃,需面对飞龙城、五大剑派围攻追杀。纵然逃出城门,必遭追杀。我更是首当其冲,不得善了。反之…我若朝内探究,只需要面对幕后真凶,八成便是贺问天,阻力反而小了。”

    李仙拱手道:“两位长老,愿意陪我冒险,实在感激!”

    叶乘、汤文书皆为烛教教众。故较为可信。汤文书说道:“哪里,哪里,也都是为了活命。”叶乘说道:“正所谓外刚内虚,一味朝外遁逃,唯有撞上铜墙,有时反其道而行,更有希望。李兄弟这计谋,我是认同的。”

    李仙说道:“那些女子在此处失踪,此处定有蹊跷。可笑那五大剑派众长老弟子,脑袋生蛆,竟无人怀疑。”

    叶乘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一来嘛,咱们花笼门确实臭名昭著。二来嘛,那贺城主名声太好。让谁来了,都不免赖定是我等所为。”

    李仙喃喃道:“现下已赖定是我所为喽。我倒真冤枉,我又何德何能,能将这群女中豪杰,尽皆擒拿。”

    三人乔装打扮,如寻常商客,落落大方行进解忧楼。解忧楼乃寻欢作乐之地,更有美酒佳肴侍奉。叶乘、汤文书出财出力,包下一厢房,豪点十余道菜肴。

    李仙沿路观察,发现解忧楼玄机极多,机关暗局极复杂。落座厢房后,李仙沉声道:“两位长老,此处耳目多,不便一同行事,不如分开行动,我先走一步,若有线索,便持发会知我。”摘下六缕发丝,分别交给两人。

    叶乘叹道:“李兄弟这能耐,当真好用至极。只是这般薅取,这满头乌发岂不不够用?”

    李仙笑道:“这倒不劳费心,我头发旺盛至极。”他搬运脏浊,淬炼五脏,滋血生发,轻易至极。

    李仙悄声遁走,朝举办“凤宴”的阁室潜去。解忧楼内远外方,通体血红,漆料是“震煞漆”,常用在棺椁上。

    凤宴的场地甚是宽敞,中间有大圆台,周遭围一圈白玉案桌,圆台中有栋木楼,造型甚奇,纯是“木椅”“木棍”等杂物搭建。木楼间并无榫卯固定,结构极为松散,一脚便可踢得倒塌。

    且甚是歪扭。自下而上望去,时而东扭,时而西斜,时而北歪,时而南拐。奇特至极,偏偏不曾倒塌。

    想必当日筹办凤宴,众女在玩“垒楼”比试。用身旁之物,投掷至台中,使得木料堆积成楼,再逐步添加木料,将“木楼”垒高。最后看谁人武学较差,令木楼轰然倒塌。

    这木楼间每一根木料,都蕴藏武学,经久不散。故而模样奇特,违背常理,却始终不曾倒塌。李仙观察良久,暗道:“武学能提现心性性情。这些女子或含蓄或热烈或其他,玩得甚是开心。且武学均不弱,其中几人,能耐更极不浅。为何会无故失踪?”

    正思索间,忽听一阵脚步声靠近。一知鎏金银虎靴踏进此处,李仙藏好身位,顺势望去,不住奇道:“怎么是她?”一位他极为熟悉的女子来到此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