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汴河漕影连环计 上  长棍映雪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五章 汴河漕影连环计 上 (第1/3页)

    汴河的水,浑浊得如同搅了泥浆的米汤,在秋日惨淡的阳光下泛着油腻腻的黄光。

    宽阔的河面上,漕船如织,沉重的船体吃水极深,压得船帮几乎与水面齐平。风帆高张,却因河道繁忙而无法借力,只能依靠岸上纤夫低沉的号子和船工撑篙时粗重的喘息缓缓前行。

    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特有的土腥气、腐烂水草的闷臭,以及汗臭、劣质桐油和舱底霉变谷物混合的复杂气味,沉甸甸地压在人的肺叶上,令人作呕。

    石憨、李璃雪、如兰三人挤在一艘破旧的乌篷小船上,船身随着浑浊的浪头起伏不定。石憨盘膝坐在船头,背脊挺得笔直,如同钉在船板上的铁锚。他手中拄着一根新换的枣木棍,比之前的青冈木略轻,纹理也更粗些,磨合起来尚需时日。洛阳火场中撕裂的肩伤被层层布条紧裹在粗布短褂下,每一次小船颠簸,都牵扯着深处筋骨的隐痛,让他眉头微蹙。他锐利的目光却像鹰隼,扫视着河道中往来穿梭的庞大漕船船队,那些船吃水线深得异常,船身吃力的**清晰可闻。

    “看那旗号,”李璃雪压低声音,身体前倾,指着前方一支由十几艘大型漕船组成的船队。她一身荆钗布裙,脸上刻意涂抹了蜡黄,遮掩了那份天成的贵气,但那双眼睛依旧清亮,此刻却凝着寒霜。“‘济州漕运司’,按朝廷文书,这批是秋粮第三批,应于五日前抵达洛阳含嘉仓。”

    如兰蹲在船尾,正用粗粝的手指捻着船舷上刮下的油腻泥垢,闻言抬头,眉头拧成疙瘩:“五日前?那这些船现在才晃悠到汴州地界?爬也爬到了吧?龟速都比这快!”

    “问题就在这‘龟速’上。”李璃雪冷笑,从怀中掏出一卷用油布仔细包裹的薄册子,小心展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和朱砂印记。“这是从集仙殿残骸里抢出的户部漕运底档副本。你们看,”她的指尖点在一行记录上,“‘济州漕三批,船十二,载新粟米一万二千石,于八月初三发’。而前日我们路过汴州漕运分司,那分司主簿王有德亲口说,此批船因‘河道淤塞、纤夫不足’,延误至今,仍在途中。”

    石憨的目光从那些吃水极深的漕船上收回,落在李璃雪手中的册子上,声音低沉:“船重如此,不似空载。延误是真,粮…未必在船上。”

    “贪!”如兰猛地一拍船舷,小船剧烈一晃,“这帮狗官,定是私吞了粮食,弄些压舱石糊弄!害得前方将士饿肚子,百姓没粮吃!”

    李璃雪合上册子,眼中寒光更甚:“怕不止是吞粮。如此明目张胆的延误,必有更深的勾当。安禄山在河北道大肆囤粮,这些‘延误’的粮食,怕是有不少流向了范阳!”她的话像淬了冰的针,扎进三人心头。

    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只剩下浑浊河水拍打船帮的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