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北唐使者来找茬(二) (第2/3页)
百姓着想,为了大乾的国运着想!战争一旦爆发,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难道你想让大乾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吗?”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其他官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紫宸殿内顿时乱成一团。
御座上的萧景琰脸色阴沉,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心中思绪万千。李战峰的主张固然解气,但风险太大;王克之的建议虽然稳妥,却又显得过于软弱,可能会让北唐得寸进尺。
就在这时,丞相柳承业站了出来,他看着萧景琰,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坚定:“陛下,臣认为,议和与备战并不矛盾。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前往北唐议和,试探他们的底线,同时继续增派大军支援边境,加强防御。若是北唐有议和的诚意,我们可以适当做出让步,以换取边境的和平;若是北唐无意议和,一心想要发动战争,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对抗。”
柳承业的话让萧景琰眼前一亮,他点了点头:“柳丞相所言甚是。传朕旨意,命礼部侍郎周文远为议和使者,前往北唐军营与燕破军商议议和事宜;同时,命禁军统领赵毅率领三万禁军,即刻启程前往雁门关,支援秦烈。另外,让户部加快粮草和军械的调拨,务必保证边境守军的供给。”
“臣遵旨!” 众官员齐声应道,随即纷纷退下,各司其职。
周文远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刻带着随从前往北唐军营。他深知此次议和任务艰巨,北唐军队刚刚攻打雁门关受挫,心中定然充满怒火,想要让他们同意议和,恐怕并非易事。
果然,周文远抵达北唐军营后,燕破军根本不给他好脸色。燕破军坐在帅椅上,斜眼看着周文远,语气冰冷:“大乾使者?你们大乾军队不敢与我北唐对抗,现在派你来议和,是想求饶吗?”
周文远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拱手说道:“燕将军,两国交战,受苦的是百姓。我大乾陛下念及两国百姓的安危,不愿再看到生灵涂炭,所以派我前来与将军商议议和事宜。只要北唐愿意撤军,停止对大乾边境的侵扰,我大乾愿意给予北唐一定的补偿。”
“补偿?” 燕破军冷笑一声,“你们大乾能给我们什么补偿?一百万两白银和百里土地,少一分都不行!若是你们不答应,我北唐大军明日就会再次攻打雁门关,直至攻破为止!”
周文远心中一沉,燕破军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硬。他知道,继续商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于是说道:“燕将军,你的要求我会如实禀报给我大乾陛下,还请将军稍等几日,待我大乾陛下做出决定后,我再给将军答复。”
燕破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限你们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后还不答应我的条件,就等着迎接我北唐大军的怒火吧!”
周文远无奈,只得起身告辞,返回大乾都城复命。
周文远返回都城后,将燕破军的要求禀报给萧景琰。萧景琰听完后,脸色更加阴沉,一百万两白银和百里土地,这无疑是在割大乾的肉,他绝不可能答应。
“陛下,北唐如此咄咄逼人,显然没有议和的诚意。我们不能再抱有幻想,必须做好与北唐决战的准备。” 李战峰急切地说道。
萧景琰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说话,暗卫统领沈墨匆匆走进殿内,脸色凝重地说道:“陛下,不好了!燕破福在都城内散布谣言,说陛下为了求和,已经答应将公主嫁给北唐太子,还准备割让百里土地,都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骚动,不少百姓聚集在皇宫外,要求陛下给个说法。”
“什么?” 萧景琰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怒火,“燕破福竟敢如此造谣惑众,煽动百姓!沈墨,立刻派人去澄清谣言,安抚百姓,同时加强皇宫的守卫,防止有人趁机作乱。另外,密切监视燕破福的动向,若是他再有异动,立刻将他控制起来!”
“臣遵旨!” 沈墨领命而去。
燕破福此时正在使者馆驿内,听着手下汇报都城内的情况,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知道,只要都城内的百姓乱起来,萧景琰就会陷入困境,到时候,大乾就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
“大人,大乾皇帝已经派人去澄清谣言,安抚百姓了。而且,沈墨的人也在密切监视我们的动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名手下问道。
燕破福冷哼一声:“澄清谣言?百姓一旦被煽动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安抚?沈墨想要监视我们,就让他监视好了。我们还有后手。”
说着,燕破福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手下:“你立刻将这封信送到大乾太子萧景渊手中,就说是我北唐使者有要事相告。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太子,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手下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收好,随即乔装打扮一番,悄悄离开了使者馆驿。
大乾太子萧景渊,是萧景琰的长子,性格温和,却有些优柔寡断。近年来,萧景渊一直负责都城的民生事务,在百姓中有着一定的威望。燕破福知道,若是能拉拢萧景渊,让他劝说萧景琰答应北唐的条件,事情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萧景渊收到燕破福的信后,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太子殿下,本使深知殿下仁厚,心系百姓。如今大乾与北唐交战在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