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宁王世子险受挫(二) (第2/3页)
宁王的旧部?”
“张大人所言极是。” 林夏点头,“臣也有此疑虑。宁王虽死,但他的旧部遍布各地,其中不乏一些武功高强之辈。萧景瑜是宁王唯一的儿子,这些旧部很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想要扶持他东山再起。”
“若是如此,那麻烦就大了。” 张大人皱紧眉头,“萧景瑜若是与宁王旧部勾结,再暗中联系匈奴,恐怕会对边境和京城都造成威胁。”
林夏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萧景瑜在边境待过一段时间,对边境的防务有所了解,而且他与匈奴有过间接联系,若是他真的投靠匈奴,后果不堪设想。
“臣已经加强了京城的防御,也通知了边境的墨尘和陈峰。只是萧景瑜行踪诡秘,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只能被动防御。” 林夏说道。
张大人沉吟片刻,说道:“老夫有个想法。宁王的旧部中,有一个名叫沈青的人,曾是宁王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却在宁王倒台后不知所踪。老夫怀疑,救走萧景瑜的人,很可能就是沈青。我们或许可以从沈青的下落入手,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沈青?” 林夏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知张大人是否有沈青的画像或其他线索?”
“老夫这里有一份沈青的卷宗,是当年调查宁王时留下的,里面有他的画像和一些基本信息。” 张大人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递给林夏。
林夏接过卷宗,仔细翻阅起来。沈青,年约四十,面容清瘦,左眉上方有一道疤痕,曾在江南一带活动,擅长谋划,且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多谢张大人!有了这份卷宗,我们追查起来就有方向了。” 林夏心中一喜,立刻让人将沈青的画像复制多份,分发到各个关卡和地方官府,让他们协助追查沈青和萧景瑜的下落。
然而,追查工作并不顺利。沈青行事极为谨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时间一天天过去,萧景瑜和沈青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朝中渐渐有官员开始质疑,认为萧景瑜可能已经逃离大胤,不必再浪费人力物力追查。
林夏却坚持认为,萧景瑜一定还在境内。他对权力的欲望极重,绝不会轻易离开,而且他对自己的恨意,也不会让他就此罢休。
这天,林夏正在卫戍司令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下属报告,说在京城西郊的一座破庙里,发现了几名可疑人员的踪迹,其中一人的样貌与沈青有些相似。
“立刻带人过去,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林夏当机立断,亲自带领一队精锐侍卫,赶往西郊破庙。
西郊破庙位于深山之中,早已荒废多年,周围杂草丛生,十分隐蔽。林夏带人悄悄靠近破庙,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庙内有五六个黑衣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左眉上方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正是沈青!
林夏心中一紧,仔细观察庙内情况,却没有看到萧景瑜的身影。难道萧景瑜不在此处?
就在这时,沈青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起身,对着门外大喝一声:“谁在外面?”
林夏知道已经暴露,当即下令:“冲进去!活捉沈青!”
侍卫们立刻破门而入,与黑衣人们展开激烈战斗。沈青武功不弱,手持一把长剑,与侍卫们周旋。林夏则趁机在庙内搜索,希望能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庙内空间不大,除了正厅和两个小厢房外,再无其他房间。林夏仔细搜查了每个角落,都没有看到萧景瑜的身影。难道萧景瑜真的不在这里?
就在林夏疑惑之际,沈青突然朝着庙后的窗户跑去,想要跳窗逃脱。林夏眼疾手快,甩出腰间的软鞭,缠住了沈青的脚踝。沈青重心不稳,摔倒在地,被侍卫们当场制服。
“说!萧景瑜在哪里?” 林夏走到沈青面前,眼神冰冷地问道。
沈青冷笑一声,说道:“林夏,你以为抓住我就能找到景瑜殿下吗?别做梦了!景瑜殿下已经找到了新的靠山,很快就会回来报仇,到时候,你和整个大胤都要为宁王殿下陪葬!”
“新的靠山?” 林夏心中一沉,“是不是匈奴?”
沈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冷笑:“你很聪明,但已经晚了。景瑜殿下已经带着礼物去见匈奴单于了,用不了多久,匈奴大军就会南下,踏平你的边境,攻破你的京城!”
林夏脸色大变,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萧景瑜竟然真的投靠了匈奴,还打算引匈奴大军来犯!
“把他带下去,严加审讯,一定要问出萧景瑜去匈奴的具体路线和时间!” 林夏厉声下令,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应对之策。
萧景瑜投靠匈奴,对大胤来说是灭顶之灾。匈奴本就对边境虎视眈眈,如今有萧景瑜这个熟悉边境防务的人相助,恐怕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她必须立刻将此事上报陛下,同时通知边境做好战斗准备。
林夏带着沈青的供词,立刻进宫面见陛下。陛下看完供词后,脸色铁青,拍案而起:“萧景瑜这个逆子!竟然投靠匈奴,背叛国家!朕当初就该将他凌迟处死,以绝后患!”
“陛下息怒。” 林夏连忙劝道,“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做好应对匈奴进攻的准备。萧景瑜熟悉边境防务,他很可能会向匈奴透露我们的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