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林夏巧妙躲姻缘(三)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十八章林夏巧妙躲姻缘(三) (第2/3页)

!”

    风波平息后,周凛再次前往青杨村,将军营的情况告知林夏。林夏听后,只是淡淡一笑:“我从未怪过他们。年轻人血气方刚,难免会有疑虑。只要他们能守住北境,比什么都强。”

    可林夏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匈奴残余势力得知军中对林夏的质疑后,竟派人潜入京城,散布谣言说 “林婉” 是匈奴女子,当年林夏与她勾结,故意放匈奴入关,如今更是想借 “亡妻” 之名,与匈奴里应外合,颠覆大胤。

    这则谣言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恶毒,不仅抹黑了林夏的名声,还牵扯到了家国大义。消息传到青杨村,林夏正在 “林婉” 的坟前除草,听到随从的禀报,他手中的锄头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们怎么能这么说……” 林夏的声音带着颤抖,眼中满是悲愤,“我守了北境一辈子,怎么会勾结匈奴…… 婉妹若是泉下有知,定会心寒……”

    随从连忙劝道:“大人,您别生气。这明显是匈奴人的阴谋,想挑拨陛下和您的关系,动摇我军军心。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澄清!”

    林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次的谣言比之前更难应对,因为它牵扯到了叛国之罪,一旦女帝相信了谣言,不仅他会身败名裂,甚至会连累北境的百姓和将士。

    “你立刻去京城,把这件事禀报给陛下,” 林夏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同时,让周凛加强边境防守,防止匈奴趁机进攻。我这就收拾东西,亲自回京澄清!”

    林夏抵达京城时,紫宸殿内正吵得不可开交。几位大臣跪在地上,请求女帝将林夏革职查办,理由是 “通敌叛国”;而以李德全为首的内侍和一些了解林夏的大臣,则为他辩解,认为这是匈奴人的阴谋。

    女帝坐在御座上,脸色凝重,她看着殿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心中满是纠结。她不愿相信林夏会通敌叛国,可谣言说得有模有样,甚至有人拿出了所谓的 “证据”—— 一封伪造的、以林夏名义写给匈奴首领的书信。

    就在这时,内侍禀报:“陛下,林夏大人求见!”

    女帝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快宣他进来!”

    林夏走进大殿,身上还带着北境的尘土。他看到殿内的景象,没有丝毫慌乱,径直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臣林夏,参见陛下。”

    “林卿,” 女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外面的谣言,你都听说了吧?那封书信,是不是你写的?”

    林夏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看着女帝:“陛下,臣冤枉!那封书信是伪造的,臣从未写过!臣在北境守了一辈子,对大胤的忠诚,天地可鉴!”

    “你说冤枉就冤枉?” 一位弹劾林夏的大臣站起身,指着他说道,“那你倒是说说,‘林婉’是不是匈奴女子?你当年是不是和她勾结,放匈奴入关?”

    林夏冷冷地看着那位大臣,语气带着一丝嘲讽:“这位大人,你说‘林婉’是匈奴女子,可有证据?当年青杨村的百姓都能证明,‘林婉’是苏老先生的外孙女,土生土长的大胤人!至于勾结匈奴,更是无稽之谈!当年匈奴来犯,臣率军拼死抵抗,身上的伤疤就是最好的证据!”

    他说着,掀起衣襟,露出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 —— 那些都是当年与匈奴作战时留下的,有的深可见骨,有的还带着淡淡的褐色印记。殿内的大臣们看到这些伤疤,都沉默了下来。

    女帝看着那些伤疤,眼中满是心疼:“林卿,朕知道你忠诚。可那封书信……”

    “陛下,” 林夏打断女帝的话,语气坚定,“臣有办法证明书信是伪造的。臣当年在北境时,因常年握剑,右手食指和中指上有厚厚的茧子,而且臣写字时,习惯在‘胤’字的竖画末尾加一点,这是臣独有的习惯。那封伪造的书信,字迹工整,却没有这些特征,一看就是他人模仿的!”

    女帝立刻让人将那封书信拿过来,仔细查看。果然,书信上的 “胤” 字没有加一点,而且字迹虽然模仿得很像林夏,却没有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女帝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她将书信扔在地上,怒声道:“好一个匈奴,竟敢伪造书信,挑拨朕与林卿的关系!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