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宣传” (第2/3页)
崇高的色彩。
“可这样不太合适吧?更何况是他国的将军……”他脸上浮现出既想深入了解、又略带抵触的复杂神情。
下士看他这副模样,便干脆把他拉到一边的弹药箱旁坐下:“反正现在都在排队,如果您感兴趣,不妨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司令,‘苏美尔之剑’、‘沙漠之鹰’、‘加纳姆的解放者’、‘哈希姆河的破壁者’——阿米尔·本·穆罕穆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殿下!”
他这边刚起了个头,旁边另一个正在给水壶灌水的双志上等兵立刻凑了过来,插嘴道:“嘿!你说漏了!殿下还是‘真主赐予的洞察之眼’!”
随后更多的双志士兵凑了上来,在接下来的近半个小时里,卡迪少校被这几名热情的士兵团团围住,听着他们讲述阿米尔司令的神勇事迹。
其中包括“在努科希尔手撕数十辆酋长坦克”、“拥有真主赐下能看破一切迷雾的双眼”、“能够赋予全体将士悍不畏死的光环”、“班达尔少将是其座下第一天使,埃尔哈利为其第二天使”等等,每件事都被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还有人证物证。
法里斯少校实实在在地被震撼了。他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支部队拥有一种可怕的、近乎狂热的凝聚力,那位阿米尔司令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早已远远超越了一般军衔所能代表的层次。
同时他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双志部队中,尤其是基层单位,都配备着乌里玛。
这些神职人员不仅负责士兵的宗教生活,似乎也承担着一部分思想工作。
这使得双志军队巧妙地融合了美式现代化装备体系与伊斯兰传统的思想内核。
而在此基础上,士兵们又构建起一种对指挥官个人、近乎信仰般的崇拜——这并不是取代对真主的信仰,而是将那位战无不胜、仿佛永远蒙受真主庇佑的司令,塑造成了一个更具体、更可触及的守护神形象。
但这对于法里斯少校来说,仍有些颠覆认知。
因为在伊斯兰的教义中,明确地禁止任何人将自己神化或自称使徒,也就是所谓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于是他忍不住小声问其中一个士兵:“你们这样谈论你们的司令,难道不怕被乌里玛听到,惹上麻烦吗?”
那名士兵却无所谓地耸耸肩:“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