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困兽 (第2/3页)
的浓烟裹挟着皮肉烧焦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威尔森再也忍不住,扶着墙壁剧烈地呕吐起来。
他强忍着恐惧和恶心,举起摄像机,颤抖着记录下这人间地狱的每一个细节。
直升机在他的头顶盘旋,螺旋桨刮起的风。
一名南斯堪的少尉从直升机上跳了下来,在看到威尔森的长相后还愣了一下:“爱尔兰人?”
威尔森用流利的撒克逊语回答道:“不,我的母亲是爱尔兰人,我是合众国的记者。”
少尉看到周围惨烈的一幕,神色也不太自然,他对威尔森道:“老天,你一定是疯了!”
“我没疯,但锡安人和腓尼基人一定是疯了!”
威尔森斩钉截铁道:“他们正在对阿拉法特进行种族灭绝!这不光是阿拉伯的灾难!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
距离贝鲁特大屠杀发生仅三天以后,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引爆全球舆论,并在阿拉伯世界掀起前所未有的地震。
锡安军队与腓尼基长枪党对阿拉法特难民营,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约三千五百名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和少数当地的穆斯林,被残忍杀害。
封锁,断水,断粮。
奸杀,虐待,折磨。
当血淋淋的现场照片和废墟影像公之于众时,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而联合国也最终将此次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屠杀】。
大马士革,锡安占领军指挥部。
尤库斯图夫中将手中的电报剧烈颤抖,血压骤然飙升:“混蛋!他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一旁的政务总理卡察夫瘫倒在椅子上,面如死灰:“完了……这下全完了……”
贝鲁特事件如同一记重锤,砸碎了维系大马士革的脆弱平衡。
这场释放平民的行动原本是三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锡安的占领军减轻了管理以及物资的压力;
阿拉伯盟军拯救了他们的同胞;
联合国也因此次行动提升了国际威望。
卡察夫甚至盘算着靠这种默契,在两三个月内说服还在犹豫的尤库斯图夫中将,最好的局面,甚至说不定能带着全体守军体面返回特拉维夫
可这一切都变成了一场泡影。
“就算我们现在想投降,阿拉伯人会接受吗?”
卡察夫的声音带着绝望:“我们要面对满城愤怒的阿拉伯民众、不再留情的联合国、和一心准备血仇的阿拉伯军队,不管怎么选,全都是死路一条啊!”
“希尔伯特也配叫总理?他是个该下地狱的疯子!”尤库斯图夫一拳砸碎了桌上的花瓶,接着从暴怒跌入颓唐。
“他早就抛弃我们了。”卡察夫惨笑道:“摩达,耶沙维申,戈罗迪什难道就没有人阻止他么?我们的议会制度就是摆设么?”
尤库斯图夫揉着胀痛的太阳穴,思绪一片混乱。
即便是在去年,他手里仅有不到两百坦克,去面对苏尔里亚一千四百辆坦克的装甲洪流,他都没有这么绝望过。
难道要向阿拉伯人投降吗?
可他不敢用手里这四万军队的生命去赌那个阿拉伯人的仁慈。
至于死守,更是难逃全军覆灭的结局。
就在这时,总参侦察队的本雅明上校推门而入。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他已经以“战时紧急状态”为由,接管了城内多个关键据点的指挥权,并向基层部队派出了“政治指导员”。
“看来二位都清楚现状了。”
本雅明语气平静,“但我觉得,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转机?是你那位希尔伯特总理,亲手把我们推上了绝路!”卡察夫冷笑。
尤库斯图夫抬起头,盯着本雅明,一言不发。
“在我看来,我们还远没有达到绝境。”
本雅明保持着一贯的优雅与冷酷,开口道:“希尔伯特总理不过在腓尼基处决了三千五百个阿拉法特人而已,但我们手里,可还是握着八十万阿拉伯人的性命!”
“你疯了!”卡察夫骇然。
“我只是在提醒诸位,我们手里的筹码比想象中的更重,既然温和的手段已经失效了,不妨采取更坚决的措施。”
本雅明的目光扫过两人:“首先,我们必须稳住上下级军官以及所有士兵,对他们宣称——锡安在腓尼基清剿了三千五百名PLO的残余恐怖分子,这是重大的胜利。以此来稳定军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出自己的计划:“其次,我们要加大对城内清洗的力度,将那些不安定分子,进行公开处决。
这样既能震慑潜在的反抗者,巩固控制,同时又能能逼迫阿拉伯联军率先对我们发起进攻,拯救剩下的平民。
期间,我们将利用准备好的防御工事,以及防御工事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只要那个阿米尔露出一丝战术失误,那就到了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你想在大马士革重演贝鲁特的惨剧?!让我们都背上种族灭绝的罪名吗?”卡察夫厉声质问。
本雅明报以讥诮的冷笑:“难道你以为,我们在大马士革沾染的鲜血还少吗?还是你天真到相信阿拉伯人会宽恕我们吗?醒醒吧,政务总理阁下!如果你要想活命,最好支持这个计划!”
尤库斯图夫中将陷入沉默。
希尔伯特的疯狂断绝了所有退路,而现在却要连他的良知都被抹去了。
本雅明的计划虽然极端,但却有着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至少我还是个将军,我救不了自己,但我还能救我手底下的士兵。”
既然整个世界都将他们当成了屠夫,既然解释已经成为了奢望,既然和平的道路也被堵死,那只有变得更加残忍,才能为麾下将士杀出一条血路。
当尤库斯图夫再次抬起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