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密信显形:税官与盐枭的智斗  明末隐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密信显形:税官与盐枭的智斗 (第1/3页)

    暑气在青石板上蒸腾,赵猛的刺刀尖挑开刺客鞋底夹层时,闻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 那是油纸包裹密信时常用的防潮剂。油纸裂开的声响惊动了檐角的麻雀,振翅声中,折叠的信笺应声落地,信笺边缘的三叠水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正是两淮盐运使司的防伪标记。他蹲下身,鼻尖几乎触到青石板,发现水纹间距七分,与《盐引条例》中记载的官文规制丝毫不差。

    "最后警告。" 赵猛的刺刀尖压住信笺一角,火绳枪的枪管投下的阴影恰好笼罩刺客扭曲的面容。刺客瞳孔骤缩,喉间发出含混的嘶吼,脚尖却悄悄碾向信笺边缘 —— 那里涂着遇水即燃的硝粉,是苏府密信惯用的自毁手段。赵猛早有防备,靴底铁掌抢先碾住信笺,火星在硝粉上溅起,却被他用刀背拍灭。

    信笺背面的盐粒字迹在暑气中逐渐析出,"借流寇除新政" 六个大字歪扭却清晰。赵猛冷笑一声,这种以盐粒混着米糊书写的密信术,他在三年前的盐井镇私盐案中见过。当时盐商将密信写在盐砖缝隙,遇水即化,却不知高温反而会让盐粒结晶显形。《天工开物・作咸篇》中称此为 "盐书",需用扬州低钠盐与糯米浆调和,方能在干燥环境中保持隐色。

    "《大明会典》卷二十八《盐法》载," 赵猛用枪口碾压信笺,盐粒碎裂声混着刺客的呜咽,"私通流寇、阻挠新政者,罪同谋逆,籍没全家田产。" 枪托砸在对方锁骨,甲胄碰撞声惊飞了檐角麻雀,"苏府给你的田契,可是盖着应天府的真印?还是说..." 他指尖划过信笺边缘的火漆印,"和这偷来的官纹一样,都是见不得光的假货?"

    刺客的瞳孔剧烈收缩,赵猛知道自己戳中了要害。苏府的阴招他太熟悉了:用五成真银混铸私盐引,盖着半真半假的官印,再以断指佃户的血按手印,让百姓有冤难申。去年在**县,他曾从井里捞出十二具尸体,每人怀中都揣着这样的假田契。

    燧发枪托砸在刺客肩头的瞬间,赵猛瞥见信笺背面的暗纹 —— 那是用灶灰调胶绘制的江湾港地形图,港口轮廓与陈墨手绘的隐田图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密报:苏府将顶名户的卖身契缝在盐袋夹层,每船私盐夹带走私契约二十份,契约上盖着伪造的 "**县印",字迹遇水即显盐晶,正是《农政全书》中记载的 "灶户密书" 手法。

    "赵百户,看这里!" 身旁枪兵突然指向信笺角落。那里有五个极小的麦穗纹,每个麦穗的麦芒数量不同 —— 三芒代表扬州盐场,五芒代表江湾港,正是苏府私盐据点的标记。赵猛的手指划过麦芒,想起税册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