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星火照长夜 —— 战略定力与未来布局  明末隐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星火照长夜 —— 战略定力与未来布局 (第1/3页)

    白帝城,经略府议事堂。 九月初。 夜雨敲窗。

    巨大的川东舆图悬挂正壁,羊皮纸被桐油浸得发亮,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比数月前更加丰富、深入。新完工的棱堡用朱砂勾勒,如同三颗钉死在北境的獠牙,锋芒毕露;新垦区与推广 “旱地稻” 的区域用嫩绿色晕染,像铺开的锦绣,生机勃勃;标注着 “劝学兴农所” 和 “农会” 的墨点如同星辰般散布,闪烁着文明的微光;“匠作营”“新矿场”“水利渠系” 的标识则沿着交通线延伸,似血脉般贯通全境。

    烛火摇曳,将围坐于前的林宇、刘子墨、陈墨、柳如烟(已从伶仃洋返回)、吴明远等人的身影投在图上,忽明忽暗,如同守护这片山川的巨人。窗外的雨丝斜斜飘进,打湿了窗棂,“滴答滴答” 的声响在寂静的堂内格外清晰。

    柳如烟将一份汇总情报呈上,纸张边缘因受潮微微发卷:“郑家船队返回月港后,陈怀安被郑芝龙斥责‘操切误事’,罚俸半年,但仍居‘通海堂’主事之位。郑芝龙本人近期频繁接见红毛番(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似在洽谈扩大对倭贸易份额。”

    她顿了顿,指尖点在情报上的关键处:“其对川东态度,表面遵循‘各守其道’之约,月港硝石供应如常,但‘察访司’探知,郑家水师对悬挂‘蜀江旗’的船只‘查验’频率明显高于别家商船,且暗中授意部分依附其的海商,对运往伶仃洋的‘非禁货物’(如优质焦炭、特定矿石)抬价三成。”

    陈墨眉头紧锁,接过话头:“工坊方面,‘磐石号’传动系统按叶总管新方案重新设计,图纸已毕,精铁小齿轮铸造合格率稳步提升,省力脚踏盘原型机测试效果显著,预期修复工期仍需三个月。”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重:“军工坊燧发铳月产已达百支,‘轰天炮’增程改良型实弹测试成功。民用工坊,‘磐石浆’产量因新矿场投产,已能满足水利、道路建设所需。然... 精铁、优质焦炭、铜料消耗巨大,库存吃紧,部分工坊已开始限量开工。”

    吴明远捋着花白的胡须,接着汇报,声音里带着丰收的喜悦,也有隐忧:“农桑方面,‘旱地稻’丰收已成定局,各县上报平均增产三成以上,民心大振。‘农会’已建四十七处,运作良好,新式农具供不应求。然今冬明春,推广范围需扩大数倍,良种、耕牛缺口极大。水利建设,秋收后是黄金期,但人力、‘磐石浆’、工匠皆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