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诚金赤子,所论必真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0章 诚金赤子,所论必真 (第2/3页)

    御座之上,朱由检此刻却有些震惊。

    就在刚才,他清晰地看到,人群之中,一个头发已然半白的青袍官员,跪在那里,脸上却已是涕泪纵横。

    然而整个过程中,那老者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就只是无声地流着泪而已。

    这合理吗?

    这合理吗?!

    大明皇帝这个名头的威力有这么夸张吗?!

    朱由检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他不就是召见一下出差的员工,开个动员会吗?怎么就激动成这样了?

    他定了定神,目光扫过阶下众人,缓缓开口。

    “各位爱卿……”

    殿中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抬着头,用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灼热眼神望着他,等待着天子的训示。

    被这近百道滚烫的目光聚焦,以朱由检多年经验,后背竟然也瞬间冒出了一层薄汗。

    完了,今天要讲什么来着……

    我的大脑,不要这个时候摆烂啊!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平稳的语调说道。

    “朕今日得见各位爱卿……甚感欣慰……”

    朱由检一边不紧不慢地讲着些废话,一边拼命地在脑海中检索着接下来的内容。

    找到了!那个核心问题如一道闪电,划过脑海。

    “天下之事,何如也?”

    找到了线头,朱由检瞬间感觉思绪通畅了,整个人的状态也立刻不一样了。

    他从御座上缓缓起身,逐步走下台阶。

    “朕久居深宫,往日只知这天下,似乎是渐渐不好了,但却又不知,它究竟坏在了何处……”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感染力,让所有人都凝神倾听。

    “朕问诸位阁臣,他们都说,要正本清源,要轻徭薄赋。”

    “朕问宫中内臣,他们也说,只要君王仁德,天下自然清明。”

    “这些话,都是至理,朕也都明白。但朕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

    “总归是要问个清楚明白,朕这心里,才算安定。”

    朱由检的语气很诚恳,就像一个真心求教的学生。

    他一边说,一边在人群中缓缓踱步,目光不时与某些官员交汇。

    “恰好,前日朕要定下这九边发赏的名单,却发现,各位爱卿,大多在地方苦读十年,有些又多次赴京赶考。”

    “这行程算下来,怕不是都有万余里路了。”

    “朕料想,你们对地方的见闻,对天下的见闻,虽然停留在两年前、五年前。”

    “但应该也称得上是这朝堂之中,最熟悉天下的人了。”

    他的眼睛认真地扫过几位年轻进士,还对他们微微点头示意。

    “况且,众位或者刚刚登科不久,尚未过多沾染官场习气。”

    那几位年轻的进士瞬间涨红了脸,激动地挺直了胸膛。

    “又或者,是从卫所之中拣选而来,身家清白。”

    他又看向几位站得笔直的锦衣卫,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这雨露均沾的目光互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一种“陛下正在对我说话”的错觉。

    “朕想来,诸位或许还未曾被官场或厂卫中的腌臜之风所侵染。”

    “如此一来,便真真恰似诚金赤子,所论必真。”

    众人听到这里,呼吸已然变得急促。

    哪怕是文化稍弱的锦衣卫们,也被这层层递进的演讲,弄得热血沸腾。

    朱由检说到此处,停下了脚步,按下话头,认真地从左到右与众人一一对视过去。

    等到气氛酝酿了一会后,这才接着缓缓开口:

    “古人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朕既为天子,自当体察民情,以应天心。”

    “然,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若不知天下之弊,又何以除弊?若不知万民之苦,又何以救苦?”

    他顿了顿,慢慢倒退着回到台阶上,利用台阶高度差,目光如炬地俯视着阶下每一个人。

    殿中众人被这气氛催逼,胸口已是压抑难耐,如有一丛烈火熊熊燃烧。

    所有人的眼光紧紧追随着朱由检的身影,捕捉着他将要说出口的每一句话。

    “而这天下的准绳,这天下的规矩,却不正该由天下之人所说吗?”

    朱由检脸上笑容收敛,图穷匕见,终于一字一句地说出最后一段话来:

    “朕今日,正是要以诚心相问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