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朕不喜欢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59章 朕不喜欢 (第2/3页)

中,跪倒在地,声音清亮:

    “奴婢曹化淳,请奏宫中內监裁撤事。”

    “自九月十一日奉旨,奴婢已会同各监各处,清退宫中冗余內监两千八百七十七人,目前宫中在册内使,尚余一万六千七百七十二人。”

    “后续将每月再行一次清退,每次清退九百余人。”

    “预计至永昌元年年底,宫中内使人数将降至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四人。”

    “届时,每年可为内帑节约米粮两万七千石,脚靴银三万四千两。另可节约光禄寺各项口粮、物料开支,折银约一万三千两。”

    群臣们的骚动更加大了。

    皇帝这是……连自己都砍?

    自古以来,只有嫌宫里人手不够的皇帝,哪有主动裁撤太监的皇帝?

    “裁撤內监,实乃善政啊!”有官员忍不住低声赞叹,“如此一来,民间自阉以求富贵的歪风,或许能有所收敛。”

    但凡事要想杠,总是能杠的,立马就有人反驳道:“此举固善,可陛下之前不是才说天下人满为患,人地相争吗?从这里讲,自阉似乎也不是坏事”

    各种议论声嗡嗡作响,但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由检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只是对曹化淳嘉许道:“忠心任事,加红一道。”

    曹化淳退下,队列中又走出一名秉笔太监。

    “奴婢郑之惠,奏报十库清点及用度预算事。”

    郑之惠跪下后,展开手中的奏本,开始一板一眼地念了起来。

    “经查,宫中十库积弊甚深,许多物资账实不符,虚耗严重。”

    “奴婢等奉旨清查,定下永昌元年宫中各物用度预算。”

    “其中,黄蜡每岁定额四万斤,阔白棉布十二万匹,皮料……”

    郑之惠一口气念了足足一刻钟,旁边负责翻动屏风的小太监手忙脚乱,几乎跟不上他的速度。

    屏风上,一排排数字和图表,清晰地展示着十库物资整顿的成效。

    许久,郑之惠才终于停了下来,他咽了口唾沫,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总结道:

    “依此预算,以北京十库所存各项无用、多余之物资折银变卖后,如今约莫可收三十七万两,往后每年可增收,约二十三万两!”

    众人忍不住都看向了户部尚书郭允厚。

    将内库多余的物资折价变卖,充抵边饷,以缓国用,历任户部尚书不知道上过多少道奏疏了。

    可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刚刚驾崩的天启皇帝,对此都是置若罔闻。

    诸多奏疏以往,全是留中不发和所请不允。

    没想到,这位新君,居然愿意自砍这刀!

    这一刻,许多官员心中都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

    朱由检点点头,目光扫过户部尚书郭允厚。

    “十库物资折银,悉数充入内库,朕另有他用。”

    郭允厚闻言,心中微微一沉。

    他还指望着这笔钱能填补一下边饷的窟窿呢。

    不过,这丝失落只是一闪而过。他又立刻振作起来。

    这位新君如此圣明,行事果决,绝非守财之主。

    他将银子放在内帑,和放在户部,又有什么区别?

    想通了此节,郭允厚的心情又豁然开朗,已经开始盘算着哪里的亏空能奏请这笔银两的填补了。

    御座上,朱由检的目光转向郑之惠,语气缓和了一些。

    “你前有过错,朕本该追究。但念你此番做事用心得力,就功过相抵。”

    郑之惠闻言,如蒙大赦,整个人都瘫软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