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安保人员的待遇 (第2/3页)
靠,责任感也更强。
反之,如果家庭关系紧张或者亲人寥寥,这样的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会更多,陆阳绝不敢将如此重要的自身安全托付给这样的人。
在翻阅过程中,有两份被特别标注的资料引起了陆阳的格外关注。
第一位名叫刘战峰,30岁,军龄长达12年,这意味着他18岁就入伍了。
资料显示,他曾获得过军区级别的军事比武冠军,并且曾是某王牌部队侦察连的连长,个人实力极为强悍。
按常理,这样的人才部队会极力挽留,但他却选择了退役。
原因资料上也写得很清楚:他的女儿罹患了白血病,需要巨额且长期的医疗费用。
部队的待遇无法支撑,他不得不退役寻求更高收入的工作。
如果录用他,陆阳需要预支他相当于是两到三年的工资,以解其燃眉之急。
这对陆阳来说不是问题。
第二位名叫冯志远,36岁,年龄稍长。
他的个人战斗力或许不如刘战峰那样突出,但他的履历有一个极其宝贵的亮点。
他曾多次参与重要首长和目标的安保任务,对于安保工作的流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这种专业素养是单纯靠武力无法替代的。
他选择退役,更多是因为年龄偏大,在部队晋升空间有限,转而寻求更好的发展。
至于其他六人,资料显示他们也都有8到12年的军龄,大多来自侦察营等一线作战单位,身手和军事素养都非常出色,没有发现明显的短板。
陆阳沉思片刻,决定亲自验证一下。
他按照资料上的名字,一个个点名。
每叫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位汉子挺胸抬头,声音洪亮地答“到”。
陆阳则趁机将眼前的人和照片、资料进行比对,观察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反应。
一圈下来,他对这十六个人的初步印象都相当不错。
原本陆阳给徐立强的指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