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降低标准  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68章 降低标准 (第2/3页)

 “效果怎么样?”

    吴朝晖立刻从下属手里接过报告。

    “西研所那个项目抗拉强度绝对是够的。”

    “但在抗腐性能上有点问题。”

    “目前不太成熟。”

    冯少阳轻叹一口气:“东南117所那个方案呢?”

    吴朝晖又换了一份报告。

    “117所和西研所是一样的毛病。”

    “都是一项突出,其他几项不够标准。”

    “他们的卷曲强度有问题,无法适应滑轮组的拉扯。”

    听到这番定论,冯少阳一副司马脸。

    这两个研究所在航母拦阻索这块是比较领先的存在的。

    这俩项目也是冯少阳亲自交过来的。

    但检测之后,结果都差强人意。

    这让冯少阳对自己的路线产生了怀疑。

    “老吴,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我们把各项指标给他降一降。”

    “当然了,关键的抗拉强度这些不能降。”

    “把抗腐、卷曲这些强度降一降。”

    吴朝晖认真听讲:“您的意思是减小耐用性?”

    “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情况。”

    “外贸那边受到了一些挫折。”

    “二道贩子狮子大开口,我们暂时买不到平替。”

    “所以当下的主要任务,变成了优先供货,保证航母的战斗力。”

    这也是无奈之举。

    冯少阳叫停了欧洲那边近乎屈辱式的谈判。

    咽不下这口气的同时,他也得解决问题。

    既然买不到,就只能自己造。

    自己造,水平又不够。

    那就只能降低标准了。

    正常情况下。

    航母阻拦索用一百次左右就得更换。

    冯少阳想极限压缩这个数字,优先保证供货。

    “我们把起降标准降到70次,或者更低。”

    “以更高的更换频率,来换取更高的强度。”

    “这样做,造价也会相应降低。”

    “虽然维护起来是麻烦一些,但先保证航母有的用。”

    “同时,我们的技术攻关也在进行。”

    “你觉得可行吗?”

    吴朝晖沉思两秒,给出了正面的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