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贾婷婷!学校禁止荡秋千!(5.7k!) (第1/3页)
圆梦中学,岀四级部。
贾婷婷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她就是小方班长口中,被“考试王”迫害着的人。
作为距离东联邦听海市中考仅剩281天的准毕业生……
曾经她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最近一年多,她的成绩直线下滑,连老师都问她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每个人见了贾婷婷都敦敦教诲耳提面命,说时不我待你必须奋斗起来,听海中学的重点率不能因为你打破100%的金身呀!
其实她真的努力过了,上课眼睛瞪得老大,下课就闷头刷题。
但也不知道怎么了,越努力就越不幸运,明明刷了好多题,可一考试成绩就莫名倒退。
班主任说你要懂得灵活调整学习,于是贾婷婷就问到底什么才算灵活,如果不学的话落下的功课该怎么补。
再问时那班主任就眉头紧锁,说着你没有悟性之类莫测高深的话,其实贾婷婷已经看出老师也是对她没招可使了。
果然,班主任最后憋了半天,也只能憋出一句“早干什么去了”。
陨落的天才,大概就是这样。
但她自己也找不到原因。
……压力越大,人就越懒,晚自习和晨读时的发呆就成了贾婷婷最享受的时光。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
焦虑让贾婷婷的大脑莫名开始幻听。
耳朵里灌满了另一种声音。
“……这个点,该睡了吗?数学压轴大题的思路理清了吗?别人家的同学可都学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呢。”
“……羞不羞?嗯?知不知羞?对得起谁?”
黏腻又尖锐的声音,像是在她的脑子里搅拌,让她的太阳穴砰砰直跳隐隐作痛。让贾婷婷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于是打开台灯,彻夜学习。
这一幕被她妈妈看见,既觉得疑惑又觉惊喜,但还是不免出声提醒了下:
“婷婷,不要学到太晚,注意休息。”
“不就是中考,实在不行的话……也没关系的。”
“嗯,知道了。”
可遥遥站在卧室入口,妈妈看不见,贾婷婷的双目隐约泛着猩红的血丝,表情痛苦而狰狞。
“……”
通宵学习以后的第二天,暑假结束,新学期正式开学。
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她们年级的开学,在八月下旬,要比其他同学早一周左右,
还是那些熟悉的同学,还是那些熟悉的老师。
可她总觉得老师看自己的眼色古怪,其他七八个同学也常望着她交头接耳地议论,眼神冷漠中带点幸灾乐祸的嘲弄,还有居高临下的歧视。
只有极少数只言片语的窃窃私语,像虫子一样钻进大脑,与夜间听见的那些幻听混在一起。
“……看,她又走神了。”
“……果然不行了吧……”
“——哗啦!”
忽远忽近的朦胧声音,像是在耳边呵气,却又在大脑深处嗡嗡作响,
贾婷婷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忍不住大声说:“你们在说什么呢!”
她猛地抬头四顾,却只看见错愕惊呆的同学们,齐刷刷将目光聚焦在她的身上。
讲台上,忽然被打断讲课的数学老师,也正呆愣愣地看着她。
“——贾、贾婷婷同学,你对老师的课有什么意见吗?”
班级里,黑压压的头顶,像乌云似的压了过来。
贾婷婷的脸色变得僵硬,一股凉气从头直冷到脚跟。
对啊,现在是上课时间,大家专心听讲都还来不及。
……那她听见的讨论声,又是从哪来的?
事后,班主任忧心忡忡地将她的父母找来,然后三个人一起看着她叹气,怜悯的姿态让贾婷婷很不自在。
“学校的心理医生最近请假了。”
“这边建议去医院查一查。”
听着班主任的建议。
贾婷婷才知道,自己“病”了。
而且病得不轻。
难怪,老师会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了。
虽然开了一堆的药,可学校的功课却不能落下,还要继续正常上课。
贾婷婷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们冲自己笑,可笑却非真笑,他们对自己礼貌,可眼神总让她觉得不舒服。
——这也是幻觉吗?
但即便每天坚持吃药,光是把一堆不知道做什么的药剂吃下去就要喝两三杯水,吃到恐惧,吃到快要呕吐……
她的幻听症状也完全没有减轻的迹象。
“你的学习态度有问题。”
“你的价值是什么?”
“考不上重点,你的人生就完了。”
“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你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有学习!其他的一切都是杂事,画画班也不要去了……学了没用!”
“——都是为了你好!”
各种各样的幻听,无时无刻包围着贾婷婷。
在她洗漱的时候,在她做错题目的时候,在她想要休息的时候……
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
面容日渐憔悴,她照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却看见一个穿着的校服、没有五官的人。
渐渐的,镜中人的五官生了出来。
是“贾婷婷”的模样。
“贾婷婷”对贾婷婷说:
“这点压力你就受不了了吗?”
“什么?”
“人生最没有压力的阶段,可就是上学的时候了,这点压力都扛不住的话……你就没有资格面对以后的人生!”
镜中的一角,倒映了贾婷婷身后的墙壁。
墙上满满挂着的,密密麻麻都是贾婷婷从前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奖状。
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她也曾是神气的少女。
从什么时候开始来着……好像是从去年分班,转到压力暴增的精英班以后吧。
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天才,将她的信心打击到体无完肤。
如果没有进入那个班级,她现在的人生是否会完全不同……
“……为什么?”
镜中的“自己”,冷冷询问,却又带着混声。
那混声里,有妈妈殷切的叮嘱,有同学冰冷的窃窃低语,有老师失望的催促——
最终这些都变成“她自己”对自己的质问:
“为什么不能再努力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