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陈山的远见,未来的世界格局 (第2/3页)
“他们最先进的科技、最顶尖的人才、最稀缺的物资,我们都可以通过香港这个窗口,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地引进来。”
陈山伸出一根手指:“比如,祖国现在最缺什么?是工业母机,是精密仪器。这些东西西方对我们严密封锁,但香港的一家公司以‘民用’名义向英国、德国订购,他们卖不卖?”
梁文辉的眼睛猛地亮了。
“再比如,我们有很多海外的科学家、爱国学者想回国效力,却被美国政府用各种手段阻挠。但如果他们是接受香港一家‘大学’或‘研究所’的聘请前来‘学术交流’呢?”
“还有,我们国家需要大量外汇购买建设物资,但自己的产品很难打入西方市场。可如果这些产品在香港‘加工’一下,贴上‘Made in HOng KOng’的标签呢?”
陈山每说一句,梁文辉的心脏就狂跳一下。
一个无比宏大又无比清晰的蓝图,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陈山根本不是想在香港当土皇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整个国家下一盘大棋!
他要把香港从英国的殖民地,变成新中国通往世界的独一无二的窗口,一个能绕开西方封锁、为国家不断输血的“超级中转站”!
这个计划何其大胆、何其长远、何其伟大!
梁文辉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背影,心中只剩下无尽的震撼和敬佩。
跟山哥比起来,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他看到的是香港的一城一地,而陈山看到的是未来几十年的世界风云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山哥,我……我明白了。”梁文辉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为我之前的短视向你道歉。”
“不,你不需要道歉。”陈山转过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想到回归,说明你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这才是最可贵的。”
“只是我们现在要走的路,会更曲折、更复杂,也更需要耐心。”
陈山看着他的眼睛郑重说道:“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需要你用你的专业知识,帮我把这个‘窗口’搭建得更稳固、更牢靠。”
“帮我把香港,打造成我们插入西方世界心脏的一把最锋利的尖刀!”
……
接下来的几个月,梁文辉率领由律师、会计师、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与港府展开密集谈判。
双方就“包税制”具体金额、总会权力边界、司法管辖权划分等上百个细节问题,进行反复拉锯和磋商。
最终在1954年年底,一份名为《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