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许建军是有伟大品格的人(基础更新2/3)  我的时代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十七章 许建军是有伟大品格的人(基础更新2/3) (第2/3页)

信说是七月底回来,这迟了好几天了也。”

    说到这,许父也有点沉默。

    大哥许建军属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好少年的那一挂的。

    66年坚决不接受家里安排的工作,正好那会宣传队到县里宣传三线建设,大哥不怕苦不怕累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

    72年因为在三线建设中表现优异,属于工程技术特殊人才,被当地军队招走了,这一招就是到了79年。

    从66到79年这十三年总共回来了2次,这是第3次,所以可以想象全家对他大哥回来这件事的重视。

    许成军穿越来的时候,看到这部分记忆的时候人都麻了!

    什么傻白甜!

    啊不是,什么国家栋梁!什么热血青年!

    青年最灿烂的人生就要到响应祖国号召,到最艰苦、最一线、最基层的地方奋斗一生!

    他大哥真实践了!

    家里给安排的工作看都不看!

    讲真,许成军前世去西南贫困村驻过村,算是吃过苦的,但是跟三线建设这种苦比不了一点。

    他对这些一线建设的前辈是真的佩服。

    大哥许建军是有伟大品格的人。

    毕竟那可是三线建设啊

    三线建设是 20世纪 60年代为应对严峻国际形势展开的战略工程,其历程充满极致艰难。在川、贵、陕等中西部深山区,建设者们面对“三线”地区恶劣自然环境:崇山峻岭阻断交通,地质复杂频发灾害,缺乏基础生活设施。

    他们用锄头、箩筐对抗险山恶水,在悬崖峭壁间修建铁路,在荒无人烟处建起工业基地。成昆铁路每公里下埋着建设者的忠骨,攀枝花钢铁基地从无到有全凭人力开拓。十年间,2000多亿元投入背后,是无数人告别亲友、在极端艰苦中奉献,用血肉之躯在贫瘠之地铸就战略屏障,书写了中国建设史上的悲壮篇章。

    在许志国当时属于特殊成分的情况下,许建军依然能够参军,背后一定是三线建设中的付出在支撑。

    卖命的干。

    每当提到这许家总是沉默的。

    相比许建军成就大还是小,

    父母和兄弟更关心的是:你还好么?建军。

    中午。

    陆秀兰的身影在灶台与堂屋间穿梭,围裙上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