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邀请(为盟主左咸右鱼加更5/5)  我的时代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零九章 邀请(为盟主左咸右鱼加更5/5) (第2/3页)

是推动主线和主角成长的关键因素,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当所有人物的“收获”与“蜕变”汇聚在一起,整个故事便有了立体的情感空间。

    读者才能从中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产生深度的情感共鸣。

    而从“合格”到“优秀”的跨越,在于创作者对叙事手法与思想深度的掌控。

    基础的叙事能让故事“栩栩如生”,让读者沉浸其中。

    但更成熟的创作者会突破线性叙事的局限,运用多视角叙事、插叙、倒叙、象征隐喻等复杂手法,让故事的层次感更丰富。

    更进一步,也就是许成军想在第一篇长篇中实现的。

    严肃文学的长篇最终要指向“思想表达”。

    厉害的创作者能让故事成为社会的镜子,通过人物的命运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问题、文化冲突或人性困境,让读者在共情之外,产生对现实的思考。

    而顶尖的创作者,则能在故事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

    关于爱与孤独、关于理想与现实、关于自由与束缚,这些超越时代的命题,能让作品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成为流传久远的经典。

    显然,许成军就是想要在中体现这些超脱时代的命题、

    经典,是他写这篇的最终追求。

    “1972年,因三线建设中表现优异,许建军被招入军队,凭借过硬素质与实战经验,逐步晋升为步兵361团2营4排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他率排执行谅山战役穿插任务,左肩中弹仍坚持指挥,黄思源为掩护他牺牲。”

    这故事的主线,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段而生。

    在这篇中许成军叩问了几个核心哲学命题。

    “存在的超越性:个体消逝后,意义如何延续?”

    “集体与个体的辩证:使命与人性,是否非此即彼?”

    “记忆与时间的本质:过去是否真的‘过去’?”

    “战争与人性的边界:暴力是否必然异化人性?”

    “历史真相的多义性:是否存在‘真实’?”

    这些哲学命题,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在宏大的历史与残酷的暴力面前,人如何守住自己的本质?

    而许成军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个体的生命或许有限,集体的使命或许沉重,历史的真相或许复杂,但只要人还在守护记忆、坚守温情、追求意义,人性就不会被异化,存在就不会沦为虚无,历史也不会成为冰冷的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