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成为海派校园文化的标志(5.3k)  我的时代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章 成为海派校园文化的标志(5.3k) (第2/3页)

    真是稀罕!

    更难得的是这首歌的歌词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写实性。

    无疑会对以后得歌词创作方向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词曲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和情感。

    有点东西!

    下午的时候,金陵东路的旧货店更热闹了。

    老板是林一民的表哥,今早刚挂出“许成军同款吉他,26元一把”的招牌,就围来了一群人。

    有复旦的学生,有其他学校的,甚至还有两个穿军装的战士,手里攥着津贴:“同志,我们下周末要去慰问演出,想买把吉他,就弹许成军那首歌!”

    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边递吉他边说:“这可是许成军同志弹过的型号,昨天刚到五把,现在就剩两把了!”

    而此刻的许成军,正坐在中文系的教室里,对面坐着几位学生会干部,气氛算不上拘谨,却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郑重。

    文艺部部长李萧仪手里拿着一张纸,语气格外客气:“成军同志,我们想在相辉堂办迎新晚会,想邀请你表演个节目,哪怕你一个人,抱着吉他唱都行,学校这边已经同意了,您看方便吗?”

    许成军刚要说话,就见苏曼舒从门外进来,手里拿着一迭誊写好的歌词:“我帮你抄了十份,拿着吧。”

    她抬眼瞥见李萧仪,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却没多问,只将歌词放在许成军桌角,便安静地站到了一旁。

    苏曼舒素来像株高岭之花,清冷又矜贵,若论气韵能打九十分,那李萧仪便是朵正盛的玫瑰,明艳里带着股鲜活劲儿,八十五六分的模样,倒真也勉强能算上旗鼓相当。

    有点威胁。

    但也仅限于“有点”罢了。

    许成军看着手里工工整整的歌词,又看了看李萧仪期待的眼神,笑着点头:“行啊,不过我就会这一首歌,到时候可别嫌单调。”

    有什么必要拒绝呢?

    大学在于体验,更何况来到这1979。

    若不绚烂,何苦来之?

    “怎么会!”

    李萧仪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语气里满是雀跃。

    “成军同志,就算您只抱着吉他弹一段,也肯定有人乐意听!”

    “哪那么夸张!”

    “你是不知道呢,现在复旦大学的女生好多都是你的诗迷和歌迷!”

    说着,还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成军同志能给我签个名么?我也是你的歌迷~”

    李萧仪笑的明媚,目光斜了眼坐在许成军旁边的苏曼舒。

    苏曼舒却看都没看她一眼。

    但只有许成军听得见她轻轻地哼了声。

    他笑了。

    然后一只小手,轻轻地伸到他腰间。

    旋!

    许成军:???

    等人走了,苏曼舒悄悄的在他耳边小声说:“签名签的开心么?其实,我也是你的歌迷呢,成军同志~”

    窗外的夕阳透过梧桐叶,落在许成军身上。

    1979年的这个秋天,一把吉他,一首歌,把许多多人的牵挂连在一起,而这牵挂里,有南疆的风,有北乡的树,还有无数人对“归期”的盼。

    晚上回宿舍时,林一民抱着吉他跑进来,兴奋地喊:“成军!我表哥说,因为你,他这月的吉他都卖断货了!以后你就是咱上海学生圈的‘民谣第一人’!”

    许成军笑着给他递了把五香豆:“别瞎吹,就是赶巧。”

    五香豆是未来的“大编辑”买的。

    远处的广播里,不知是谁偷偷放起了《北乡等你归》的调子,晚风卷着歌声,吹过复旦的每一条路,也吹进了上海每一个盼着归期的人心里。

    但也吹来了麻烦。

    在1979年《北乡等你归》这是一首“踩线但可转正”的作品。

    和《北乡等你归》相似的有两个例子。

    一个是1979年底播放的《乡恋》因“唱法与配器”受批,一度被指“靡靡之音”,1983年春晚复唱后正名。

    另一个是《再见吧!妈妈》曾在前线传唱,但在庆功场合被“禁唱”,理由涉及对死亡的表达与情感基调。

    这首歌传开的第三天。

    不出预料的校团委书记祁连山在章培横办公室“约谈”了许成军。

    为什么约谈打双引号?

    因为在章培横的办公室能有什么力度,可想而知。

    许成军推开章培横办公室门时,还有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人。

    “等你半天了,赶紧进来。”

    章培横面色温和,在外人面前这就是非常有担当的朱门“大师兄”!

    “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校团委的祁连山书记。”

    章培横侧身让出位置,指着屋里靠窗坐着的男人说,“祁书记可是咱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掌舵人’,这些年学校的文艺活动,多亏了他牵头组织。”

    祁连山正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个搪瓷缸子,见许成军进来,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主动伸出手:“成军同学,久仰大名啊。我早就听章教授提起你,说你是复旦近几年最有才华的学生之一,写得透,连歌词都带着股子旁人没有的温度,今天总算见到本人了。”

    许成军握着祁连山的手,笑了笑:“祁书记太客气了。我这点本事,全靠朱先生点拨、章师兄帮衬,还有学校给的空间,才能瞎琢磨些东西。”

    看许成军这反应,祁连山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