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征途 (第2/3页)
是昨天堵车时,他在驾驶室里蜷了 4 小时,腰椎间盘突出犯了,疼得一夜没睡。刚贴好,妻子发来消息:“儿子说最近数学跟不上,想让你辅导他做题”,他赶紧回复 “等我卸完货就视频教他”,等妻子没再回复,他却对着服务区的路灯发呆 —— 儿子明年就要中考,自己却连一次家长会都没参加过,小卖部进货还等着这趟运费,只能在心里盘算 “卸完货争取接个短途单,早点回家”。他的驾驶室卧铺下,藏着件没拆封的黑色羽绒服,是妻子去年冬天买的,标签上还贴着女儿写的便签:“爸爸,北方冷,穿上暖和,别冻着”;深蓝色工装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贴纸,他怕自己忘了带礼物,每次出发前都会摸一摸。
扫快餐店门口时,我捡过他扔掉的火腿肠包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开销:泡面 5 元 + 火腿肠 2 元 + 矿泉水 3 元 = 10 元;预计运费 8000 元(若不延误);给儿子买复习资料 50 元;给女儿买贴纸 10 元;提醒自己:明天多开 2 小时,赶进度”。那天早上,我看见他在快餐店买了份炒面,却只吃了一半,剩下的装进保鲜盒 —— 说 “留着中午在服务区热着吃,能省点钱”,阳光照在他的大货车上,像给这个奔波的公路行者镀上了层温暖的光。这种 “对运输负责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底” 的坚持,曾让我站在快餐店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大货车司机” 当成与时间和疲惫抗争的战场,每一次握方向盘都是对家庭的承诺,每一次熬夜都是对责任的承担,那些沾着机油的工装背后,藏着比高速公路更漫长的 “生存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快餐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他开车的 “嗡嗡” 声与手机消息的 “叮咚” 声。晨光透过货运站的铁丝网照进来,在他的行程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公里数。
二、方向盘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后腰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坐在张磊的大货车驾驶座上,手里还攥着那本行程笔记本,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 早上 5 点,妻子发来的紧急消息:“老公,女儿今天生日,她非要等你视频吹蜡烛,你尽量 8 点前联系我们;还有,儿子说数学卷子最后一道题不会,想让你教教他”;货主发来的消息:“今天必须 10 点前把建材送到北京大兴工地,晚了扣 50% 运费!我这边已经停工等货了!”
窗外天刚亮,货运站的路灯还没熄灭,冷风吹进驾驶室,带着柴油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张磊。
摸向后腰,昨天换轮胎的疼痛还在,一按就像针扎;左手的保温杯倒在副驾驶座上,枸杞水洒了点在行程笔记本上;工装内袋里,全家福的塑料壳硌着胸口,照片边缘磨得发亮。驾驶室储物格里,压着三份 “运输难题”:工作的 “行程要求”,红色标注 “6 点检查车辆(重点看轮胎、刹车);8 点装货出发;每 4 小时休息 20 分钟,避免疲劳驾驶;明天上午 10 点前卸货”;家庭的 “牵挂线索”,“女儿生日:晚上 8 点视频吹蜡烛;给儿子买数学真题(50 元);给女儿买 Hello Kitty 贴纸(10 元)”;身体的 “警报信号”,“腰椎间盘突出:开车时用靠垫;静脉曲张:穿弹力袜;血压高:早餐后吃降压药”。
我摸向工装口袋里的零钱,昨天卸完货剩的 100 元,给妻子买了盒护手霜花了 25 元,还剩 75 元 —— 给孩子买礼物要 60 元,剩下的 15 元留着在服务区买泡面,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既担心耽误货主工期,又怕女儿因自己失约难过。
早上 6 点,我绕着大货车走了三圈,检查轮胎、刹车和机油,发现右前轮的胎压有点低,赶紧从后备箱拿出充气泵。弯腰充气时,后腰的疼痛让我直咧嘴,只能用膝盖顶着车厢借力,心里想着 “绝不能让车辆出问题,安全第一,不然既对不起货主,也对不起家人”。
早上 8 点,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