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工具箱里的守护 (第2/3页)
,我这微波炉突然不加热了,你能帮我修修吗?明天还要热孙子的辅食呢”,他没表现出不适,只是笑着扶李阿姨坐下:“您先歇会儿,我现在就帮您查故障”。等李阿姨走后,他却对着微波炉线路板发呆 —— 这是老旧型号,磁控管零件不好找,他怕耽误李阿姨用,只能在心里盘算 “明天一早去零件市场淘”。他的维修店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蓝色亲子运动服,是妻子去年秋天买的,标签上还贴着儿子写的便签:“爸爸,等你有空,我们去爬山”;深蓝色工装内袋里,永远装着儿子的课程表,他怕自己忙得忘了儿子的期中考试时间,每次上门维修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眼。
扫配件店门口时,我捡过他扔掉的菊花茶叶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维修:笔记本 3 台 + 冰箱 2 台 + 洗衣机 1 台;收入:800 元(零件成本 200 元);支出:早餐 6 元 + 午餐 15 元 + 乐高小人 20 元 = 41 元;给妻子买保湿霜(50 元);提醒自己:明天早点关店,陪儿子拼乐高”。那天早上,他在配件店买了个新螺丝刀套装,说 “今晚要用新工具陪儿子拼乐高”,可最后还是因为深夜有人修空调,加班到晚上 9 点,螺丝刀套装最终没用到 —— 第二天他来买零件时,眼底的红血丝藏都藏不住,却还笑着说 “明天,明天一定陪他”。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配件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他拧螺丝的 “咔嗒” 声与万用表的 “滴滴” 声。晨光透过维修店的窗户照进来,在他的维修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故障代码。
二、工具箱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颈椎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坐在周明的维修台后,手里还攥着那本维修清单,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动不停 —— 早上 7 点,妻子发来的紧急消息:“周明,儿子今天要参加乐高比赛,他非要你去现场陪他,说有你在能拿奖,我今天要上早班,实在走不开”;企业客户发来的消息:“公司 5 台打印机全坏了,明天要打印项目合同,今天必须修好,我们派车 8 点半来接你!”
窗外天刚亮,电脑城的路灯还没熄灭,冷风吹进维修店,带着焊锡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周明。
摸向颈椎,昨天修冷柜的疼痛还在,一按就像针扎;左手的搪瓷杯倒在维修台上,菊花茶洒了点在维修清单上;工装内袋里,儿子的课程表硌着胸口,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工具箱抽屉里,压着三份 “维修难题”:工作的 “维修要求”(红色标注 “8 点整理打印机零件(备硒鼓、电源板);8 点半到企业修打印机;14 点上门修冰箱;18 点复盘故障”)、家庭的 “牵挂线索”(“儿子乐高比赛:让妻子录视频,晚上陪他复盘;给妻子买保湿霜(50 元);陪儿子拼新乐高(无论多晚)”)、身体的 “警报信号”(“颈椎劳损:戴颈椎枕;手指划伤:备创可贴;眼睛酸胀:滴眼药水”)。
我摸向工装口袋里的零钱,昨天修设备剩的 100 元,给母亲买了盒降压药花了 30 元,还剩 70 元 —— 给妻子买保湿霜要 50 元,剩下的 20 元留着应急,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既担心耽误企业签合同,又怕儿子因自己失约难过。
早上 8 点,我赶紧穿上颈椎枕,整理打印机零件:把适配的硒鼓按型号摆好,电源板用防静电袋包好,怕学徒拿错。刚整理完,企业的车就到了,我扛着工具箱上车,路上反复琢磨 “打印机全坏大概率是线路问题,先测电路再换零件,别耽误时间”。
早上 9 点,我到企业开始修打印机。拆开第一台,发现电源板烧毁,赶紧换备用板;第二台是硒鼓耗尽,更换后试机正常;11 点,5 台打印机全部修好,企业行政感激地说 “太感谢了,不然明天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