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6 章 大力支持  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 246 章 大力支持 (第2/3页)

桥梁的稳定性就能大大提高。”

    陈林越听越兴奋,他原本以为这次回来只能拿到基础装备,没想到现代政府考虑得这么周全。

    “这些东西对大明来说,就是跨越时代的钥匙。有了它们,大明的工业化进程至少能提前300年。”

    秦正摆摆手,眼神严肃起来:“我们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大明是我们的历史,让它变得更强,也是在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不过,有个事要提醒你,这次传送的东西太多,我们怕你剩下的资金消耗会很大,我们已经提前为你充了50000亿资金,应该够支撑这次传送了。

    另外,新的科研团队会在大明待两年,等长江大桥通车、全国铁路网的主干线成型后再回来,你那边要多费心照顾。”

    “放心。”

    陈林点头:“大明朝廷已经在南京城外划了专门的‘技术院’,食宿、安全都有保障。

    对了,这次回去,我还想带一些农业种子。

    大明的粮食产量虽然不低,但如果能种上杂交水稻、高产小麦,就能养活更多人,也能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这个简单。”

    农业部的代表立刻接话:“我们已经准备了10吨杂交水稻种子和5吨高产小麦种子,都是适应温带、亚热带气候的品种。

    还配了种植手册,教他们育秧、施肥的技术。

    另外,还带了一些蔬菜种子,比如番茄、土豆,这些作物产量高,能补充维生素,减少饥荒的风险。”

    接下来的两天,陈林跟着秦正等人去了装备仓库和科研基地,亲自检查了每一台设备和每一件装备。

    在枪械仓库里,他拿起一支半自动步枪,拉了拉枪栓,手感顺滑,枪口的准星清晰,试射时的后坐力也在可控范围内,完全适合大明的士兵使用。

    在铁路设备基地,工程师们现场演示了打桩机的操作,巨大的钢锤在液压系统的带动下,一下就能将几十厘米粗的钢桩砸进地下,陈林仿佛已经看到了长江上的桥墩拔地而起的场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