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章 亦力把里 (第1/3页)
勘测队出发的那天,应天府万人空巷。
百姓们围着勘测队的马车,看着那些拿着“望远镜”“罗盘”的专家,好奇地议论着。
陈林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纽带,是大明走向强盛的起点。
勘测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从应天到北平,要经过江南的水网、江淮的平原、山东的丘陵,还要跨越黄河、淮河。
现代工程专家们带着罗盘、水准仪,每天徒步数十里,记录地形、测量海拔。
遇到河流,他们要乘小船测量水深、流速;
遇到山地,他们要攀爬悬崖,查看岩层。
有一次,勘测队在山东境内遇到了一座陡峭的山峰。
山峰挡住了铁路的必经之路,若是绕路,要多走百余里;
若是开山,以当时的技术,几乎不可能。
几位专家围着山峰勘察了三天,终于想出了办法:修建隧道。
当陈林将“隧道”的图纸呈给朱元璋时,朱元璋盯着图纸上那个穿山体的“洞”,半天没说话。
“你是说,要在山肚子里挖一条路?”
朱元璋指着图纸,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
“没错。”陈林点头。“
这座山峰虽陡,但岩层坚硬,适合挖掘隧道。
我们可以用炸药炸开山体,再用砖石加固隧道内壁,保证火车能安全通过。”
“炸药?”朱元璋一脸震惊:“你确定是挖隧道,而不是炸山!?”
陈林打了个哈欠:“专家已改良了炸药配方,威力可控,不会伤及周围山体。”
朱元璋沉吟良久,最终还是点了头:“好,就按你说的办,反正咱也不懂这些,你就放心大胆去做,万一出现意外也没关系,咱为你兜底......”
隧道开工那天,朱元璋特意派了徐达去监工。
当徐达看到工匠们用钻杆在山体上钻孔,填入炸药,然后“轰隆”一声巨响,山体炸开一个缺口时,这位身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