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西双版纳遇傣族飘(一)  左眼见飘心中喜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十二章西双版纳遇傣族飘(一) (第2/3页)

里拿着彩色的丝线,手指飞快地穿梭,织机 “咔嗒咔嗒” 的声响像一首轻快的曲子。岩罕介绍说:“傣锦是我们傣家的宝贝,以前姑娘出嫁,都要自己织一床傣锦被子当嫁妆。现在村里办了织锦培训班,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学了。” 一位名叫玉叫的阿姨递给我一根丝线,让我试着织一下。我笨拙地把丝线穿过经线,刚要拉,就把线弄乱了,引得大家都笑起来。“别急,慢慢来。” 玉叫阿姨握着我的手,一点点教我,她的手心很粗糙,却很温暖,“织傣锦要耐心,就像我们傣家人过日子,慢慢来才会好。”

    中午在岩罕家吃午饭,玉香阿姨做了一桌子傣味:香茅草烤鱼、菠萝饭、傣味凉拌菜、炸青苔。香茅草烤鱼是用新鲜的罗非鱼,肚子里塞满香茅草、姜片和小米辣,用芭蕉叶包起来,放在火上烤。剥开芭蕉叶时,鱼肉的香气混着香茅草的清香扑鼻而来,鱼肉嫩得一抿就化,一点腥味都没有。菠萝饭是用糯米和新鲜菠萝肉蒸的,甜丝丝的,带着菠萝的果香,我一连吃了两碗。“喜欢就多吃点,我们傣家菜就是要让客人吃饱。” 玉香阿姨不停地给我夹菜,眼里满是笑意。

    下午,岩罕带我去村后的雨林里逛。雨林里的树木长得特别高,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偶尔能看到红色的野草莓和紫色的小野果。“这是旅人蕉,” 岩罕指着一棵叶子像扇子一样的植物说,“它的叶柄里能存水,以前赶路的人渴了,就用刀划开叶柄喝水。” 他还教我辨认野生的石斛和兰花,说以前傣家人会把石斛摘下来泡水喝,能清热降火。

    走累了,我们坐在一棵大榕树下休息。远处传来傣家姑娘的歌声,歌声清亮婉转,像雨林里的小鸟在叫。岩罕说:“那是村里的姑娘在唱傣歌,我们傣家人喜欢唱歌,高兴的时候唱,难过的时候也唱。” 他也跟着哼了起来,虽然我听不懂歌词,但能感受到歌声里的快乐。那一刻,雨林里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的歌声、近处的鸟鸣,还有岩罕的哼唱,汇成了一首最动听的版纳小调。

    在曼掌村住了三天,每天跟着岩罕家人体验傣家生活:早上帮玉香阿姨去井里挑水,井边的石板上长满了青苔,要慢慢走才不会滑倒;中午跟着岩罕去橡胶林里割橡胶,橡胶树的树干上划着一道斜斜的口子,白色的橡胶汁顺着导管流进小桶里,像牛奶一样;下午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在古榕树下编竹篮,竹条在手里弯来弯去,最后变成一个圆圆的竹篮,虽然不好看,却让我格外有成就感。

    第四天早上,玉香阿姨早早地叫醒我:“今天是泼水节的第一天,村里要举行开门节,快去换衣服。” 她递给我一套崭新的傣装,上衣是粉色的紧身短衫,下身是天蓝色的筒裙,还有一条银色的腰带。我笨拙地穿上筒裙,玉香阿姨帮我系好腰带,又给我梳了一个傣家姑娘的发型,在鬓边别了一朵白色的鸡蛋花。“真好看,像我们傣家的姑娘。” 玉香阿姨笑着说。

    开门节是傣族泼水节的重要活动,据说这天要打开寨门,迎接神灵,也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傣装,聚集在村中心的广场上。广场中间搭了一个台子,上面摆着水果、鲜花和香烛,村里的老佛爷(傣族对高僧的称呼)坐在台子中央,手里拿着佛珠,嘴里念着经文。

    仪式开始后,老佛爷用树枝蘸着清水,洒在每个人的头上,嘴里说着傣语的祝福。轮到我时,老佛爷的手轻轻落在我的头上,清水顺着头发流到脸上,凉丝丝的,却让人心里暖暖的。老佛爷用普通话对我说:“愿你平安快乐,像澜沧江的水一样,永远清澈。”

    仪式结束后,泼水节的狂欢就开始了。村里的年轻人拿着水盆、水枪,互相泼水。岩罕递给我一个小水盆,说:“泼水是祝福,泼得越多,祝福就越多。” 刚开始我还不好意思,只是轻轻泼一点水,后来被一个小姑娘泼了一身,也忍不住拿起水盆泼了回去。广场上到处都是笑声和尖叫声,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却没有一个人生气,反而笑得更开心。

    中午,村里摆了长桌宴,几十张桌子连在一起,从广场这头一直摆到那头。桌上摆满了傣家美食:烤鸡、烤鸭、舂鸡脚、凉拌木耳、菠萝饭、竹筒饭,还有自家酿的米酒。村里的人不分老少,都围坐在桌子旁,互相敬酒,互相夹菜。我旁边坐着一位名叫波岩的老人,他喝了一口米酒,跟我说:“以前泼水节,我们都是在寨子里自己过,现在来的客人多了,更热闹了。我们傣家人喜欢热闹,喜欢和客人一起过节。”

    下午,村里组织了龙舟赛。澜沧江的江面上停着十几艘龙舟,每艘龙舟上都坐着二十多个傣家汉子,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背心,手里拿着船桨。随着一声哨响,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江两岸挤满了人,大家挥舞着彩旗,大声喊着 “加油”。岩罕也在一艘龙舟上,他用力地划着船桨,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却丝毫没有放慢速度。最后,岩罕所在的龙舟得了第一名,上岸时,大家把他举起来,抛向空中,欢呼声震天动地。

    晚上,村里放起了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整个村寨。大家围在广场上跳舞,跳的是傣家的孔雀舞。岩罕的妹妹玉罕是村里的孔雀舞能手,她穿着白色的孔雀舞裙,裙摆上绣着孔雀羽毛,跳起来时,像一只真正的孔雀在开屏。我也跟着学,虽然动作很笨拙,但大家都在鼓励我,让我渐渐放松下来。

    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梦里,我又回到了澜沧江边,和傣家的朋友们一起泼水、唱歌、跳舞,身上的衣服湿了,心里却满是温暖。我忽然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