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苍山怨飘(一) (第3/3页)
案。但现在,我需要先好好休息一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下一次的探寻做好准备。
回到客栈后,我裹着厚毯子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敲打着青石板路,心里仍在反复回想山上的遭遇。那个白衣女子的身影、黑衣男子冰冷的警告,还有那若有若无的哭泣声,像一团团迷雾,缠得我喘不过气。杨老板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见我脸色苍白,又忍不住叮嘱:“我就说山上不太平,你这趟能平安下来就好,可别再想着上去了。”
我接过姜茶,指尖传来的暖意让我稍微定了定神,却还是忍不住问:“杨老板,您在大理住了这么久,有没有听说过苍山深处有穿白衣的女子出现?还有,感通寺往上,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杨老板的脸色忽然沉了下来,他坐在我对面的竹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这事说起来,和我们白族的一个老传说有关。”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早年间,苍山十八溪里的清碧溪旁,住着一户白族人家,家里有个姑娘叫阿月,生得极美,还会唱最动听的白族调。后来阿月爱上了一个从外地来的画师,两人约定等画师完成苍山的画作,就一起离开大理。可谁知道,那年冬天突降暴雪,画师在去清碧溪赴约的路上迷路了,冻死在了山里。阿月等不到人,就每天沿着山路找,最后也倒在了雪地里。”
“后来呢?” 我追问,心脏不由得跟着收紧。
“后来啊,就有人说在清碧溪附近看到过阿月的魂,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裙子,一直在找她的画师。” 杨老板叹了口气,“还有人说,那黑衣男子是守护苍山的‘山灵’,专门提醒那些要闯禁地的人。你遇到的,恐怕就是他们。”
我握着姜茶的手微微发抖,原来老人说的怨魂,真的有这样的来历。可那个黑衣男子,真的是山灵吗?他的警告里,似乎藏着更深的恐惧。
接下来的两天,大理一直下雨,山路泥泞难行,我只好留在客栈整理照片。翻看那天在山上拍的素材时,一张模糊的照片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在追逐白衣女子时随手拍的,画面里满是浓雾,可放大后,却能看到石阶旁的草丛里,立着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碑。石碑上似乎刻着字,但因为雾气太重,根本看不清内容。
我心里一动,那块石碑会不会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等到第三天雨停,天刚蒙蒙亮,我就背着相机和登山装备出发了。这次我没有告诉杨老板,怕他又担心阻拦。我沿着上次的路线往感通寺走,路上遇到几个早起的采药人,他们看到我要上山,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其中一个年长的采药人还拉住我:“年轻人,最近山上不太平,前几天还有人看到有黑影在清碧溪附近晃,你可别往上走了。”
“谢谢您的提醒,我就去感通寺附近拍几张照片,很快就下来。” 我笑着敷衍过去,脚步却没停。
再次来到感通寺,寺庙里的香火比上次更旺,晨钟的声音在山间回荡,让人心里安定了不少。我沿着寺庙后方的小路往上走,按照照片里的位置寻找那块石碑。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在一片茂密的杜鹃花丛里看到了它。
石碑已经有些风化,表面布满了青苔,大部分字迹都模糊不清。我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毛巾轻轻擦拭石碑上的青苔,慢慢辨认上面的字。石碑上刻的是古文,断断续续能看清 “阿月”“画师”“血祭” 几个词,最后还有一行小字,像是一个地名 ——“黑龙谭”。
“黑龙谭?” 我喃喃自语,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突然想起之前查苍山资料时,看到过苍山深处有一个叫黑龙谭的水潭,传说那里的水常年漆黑如墨,周围极少有人涉足。难道阿月的魂,和黑龙谭有关?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猛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白族服饰的女子站在不远处,她的头发用蓝色的头帕包着,手里挎着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草药。女子看到我,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我是来拍照的,看到这块石碑,就过来看看。” 我赶紧解释,同时警惕地打量着她。女子的眼神很清澈,不像是坏人,但在这偏僻的山里突然出现,还是让我有些不安。
女子走到石碑前,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眼神里满是悲伤:“这是阿月和画师的墓碑,我们白族人很少有人来这里,你怎么会找到的?”
“我上次来山上,无意间拍到的。” 我顿了顿,忍不住问,“你知道阿月的故事?还有黑龙谭,和阿月有关吗?”
女子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缓缓说道:“我叫阿秀,是这附近白族村落的人。阿月的故事,是我奶奶告诉我的。其实,阿月和画师并不是冻死的,他们是被人害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