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长官部决议  抗战之血肉熔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3章 长官部决议 (第1/3页)

    晋西,克难坡。

    这座原名“南村坡”的村落,为避讳“难存”之意而被阎西山更名为“克难坡”。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便驻扎于此。

    八月的晋西大地暑气蒸腾,燥热不已。然而,设在窑洞内的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却压过了户外的燥热天气。

    长条桌旁,将星云集。晋绥军、中央军的各个军、师级将领们正襟危坐。主位上,年过五旬的阎西山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山西式军服,双手按在桌面上,操着一口浓重的五台口音,开始了他的讲话。

    “诸位,眼下这个局势,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晓得厉害。”

    他的目光在参会的众位将官脸上一一扫过,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掂量着每个人的反应。

    “日本人搞的这一套‘囚笼政策’,大家都看清了吧?铁路是柱子,公路是链子,碉堡是锁头!日本人这是要给咱们搭一个天罗地网。再加上不停地下乡‘扫荡’,咱们的队伍和地盘,都在缩水。

    再这样下去,赔本的买卖,做不得喽。我们要是再不想点新法子,还按照过去那老一套跟小鬼子硬顶硬扛。”

    他缓缓摇头,一字一顿地感慨。

    “怕是,顶....不....住....了。”

    他略作停顿,拿起一份文件。

    “咱们吃亏,是吃在了死守阵地上的亏。八路军在这方面,脑筋就比咱们活泛得多。他们不跟你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就像那水里的泥鳅,你看着在那儿,一伸手,它却呲溜一声就滑走了,时不时的还能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咬你一口。”

    他将手中的战报向前一送。

    “喏,眼前现成的例子,二十里铺这一仗。八路军就瞅准了小鬼子运输中队的弱点,利用地形优势,以极小代价,吃掉了日军整整一个中队,毙伤鬼子不下百人,自己却没折损几个人马。”

    他环视众人一圈,目光中带着考量:

    “这份战报,大家都仔细传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