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只许成,不许败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70章:只许成,不许败 (第2/3页)

随即,皇帝手臂猛然舒展,以那小方框为中心,画下了一个足有数尺见方的巨大红色方框,将先前那个小小的作坊轻而易举地包裹在了其中。

    这视觉上的巨大反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头都是猛地一跳。

    “而朕要建的,”皇帝手中朱笔重重一点那巨大的方框,“是可容纳千人、乃至万人的大坊!”

    他一边说一边用笔尖在那巨大的方框内急速勾勒着,仿佛在描绘一座无形的城池。

    “坊内,非是十架、百架民间纺车,而是千架、万架新式纺机,昼夜不息!”

    “坊内,工序环环相扣。棉花经开松、梳理、并条、纺纱、织布、验货,最后成品由彼门出,装车运走。每一道工序皆有专司其职之匠人,日复一日,只做一事。其熟练,其迅捷,远非寻常织工可比!”

    “此等规制,千人万人,各司其职,令出一门,如臂使指。其协作之效如大军团列阵对敌,令行禁止,所向披靡!”

    朱由检停下笔,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已然呆若木鸡的众人,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道出了那个全新的名谓:

    “此,朕称之为——工厂!”

    “工厂”二字,如两道惊雷,在孙传庭、温体仁等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孙传庭猛地抬起头,双目之中,精光爆射!

    他看到的不是什么织布的作坊,不是什么赚钱的营生。

    在他眼前,那座由皇帝用朱笔勾勒出的“工厂”,瞬间幻化成了一座巨大的战争堡垒!

    他的思绪在一刹那间,被拉回了那片让他魂牵梦萦的黄土地——陕西。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边军士卒,身上穿着打了无数补丁,早已辨不出颜色的单薄号服;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因粮草不济只能啃食草根树皮,饿得面黄肌瘦却依旧要握紧兵刃的汉子;他仿佛又闻到了伤兵营中因缺少干净布条包扎伤口,而弥漫开来的腐臭气息……

    若有此等“工厂”。

    那军服、军帐、军靴、绷带……这些关乎士卒性命的军需物资,岂非能源源不断,如江河般产出?

    一条奔流不息的潺潺血脉,将从富庶的江南直通酷寒的九边!

    “呼……呼……”孙传庭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粗重起来。

    他紧紧攥着双拳,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

    困扰大明边防百余年的沉疴顽疾,竟能以此法破解!利润?商贾之事?不!这是强军之本,是安国之策!

    而温体仁,这位浸淫官场数十载的内阁大学士看到的则是另一幅景象。

    他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晃,“啪”的一声轻响,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他的官袍上,他却浑然不觉。

    温体仁看到的,是权力,是集中到令人恐惧的权力!

    在他眼中,那不再是散落于乡野、星罗棋布、难以掌控的万千匠户,而是一座座纪律森严,听从号令的巨大兵营!

    只不过,这兵营里操练的不是刀枪,而是纺锤与织机。

    成千上万的匠人,被集中一处,衣食住行皆受官府掌控。

    他们生产出的海量财富,不再经过层层盘剥的士绅、牙行、商贾之手,而是如百川归海直接汇入皇家内帑!

    这是何等恐怖的掌控力?

    这是何等磅礴的财力?

    这等于是将整个江南地区最活跃最富庶的经济命脉,从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手中连根拔起,而后死死攥在天子一人的掌心!

    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

    此策一出,倾覆的将不止是江南的生计,更是大明立国以来的纲常与法度!

    温体仁心头猛地一沉,他意识到一旦此策推行,这朝堂乃至天下的权柄向背,都将因此而彻底扭转!

    隐于阴影中的魏忠贤则是嘴角不着痕迹地向上勾起。

    银子多了,皇爷的腰杆就更硬!

    皇爷的腰杆硬了,他这个做奴婢的,手中的刀,自然也便跟着硬了!

    ……

    皇帝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震撼的时间。

    方才那番话只是开篇,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雷霆万钧。

    他高举手中朱笔,笔尖的朱砂在明亮的天光下如血般殷红,刺人眼目。

    “朕之纲要,第一步便是在这江南之地,设立六大皇家总局!”

    话音如金石落地,铿锵有力。

    “其一,松江棉纺总局!”

    朱笔一顿,在那舆图之东南,代表松江府的位置重重一点!

    一个触目惊心的红点,烙印在了舆图之上。

    “以远胜民间“三锭纺车”之新式纺机为基,聚万千织工,年产棉布数百万匹!一为军需,二为民用。朕要我大明的将士,冬有厚衣,战有坚帐!”

    “其二,苏州织造新局!”

    笔锋一转,如龙蛇游走,在苏州府的位置划下一个圈。

    “专精丝绸!改良‘花楼机’,织造‘云锦’、‘贡缎’,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