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年度最佳员工:满桂; 最受冲击老臣:孙承宗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80章 :年度最佳员工:满桂; 最受冲击老臣:孙承宗 (第1/3页)

    宁远城,辽东经略行辕。

    行辕之内,静谧无声,落针可闻。

    一尊巨大沙盘几近占满整间屋宇。

    沙盘旁,卓立一老者。

    孙承宗,大明辽东之柱石。

    他身披御赐玄氅,手持细长推杆,于沙盘上调动军旗,其势极缓,仿佛每一步皆负千钧之重。

    几名幕僚垂手侍立,屏息凝神,大气不敢稍出。

    最终,推杆悬于“盛京”之上。

    孙承宗开口,声线一如其人,饱经风霜:“皇太极根基未稳。然则,愈是如此愈可能外衅以固其位,慑服内外。”

    其语气波澜不惊,仿佛陈述天道之常。

    “其一,南下叩关,直扑宁远。”

    推杆点了一下宁远城坚固的模型。

    “其二,西绕蒙古,侵我蓟镇。”

    推杆向西,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

    “传令各部,严加戒备,勿有丝毫懈怠。”

    “谨诺!”幕僚们齐声应之。

    孙承宗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然目光未尝离此棋盘分毫,他紧锁的眉头之下,所忧者,非眼前之皇太极。

    而是沙盘之外,那位远在江南的少年天子。

    皇帝南下之前,连同皮岛毛文龙部的牵制任务,皆由缇骑绝密传达,一应方略,皆为钦定,包括三方共同发起攻击的时日。

    那封密信的内容孙承宗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最后那句不容置喙的君王意志:

    “此策,以林丹汗为锋矢,以皮岛为侧翼,以关宁为后盾。三方联动,撬动全局。老师所部固守宁远,以为万全之备,静待北线之变。”

    其谋何其宏大,其气何其狂哉!

    可他孙承宗用兵一生,所信奉者,乃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将如此重大的国运之赌,系于林丹汗此等“盟友”之身?

    此举……太过蹈险!

    蒙古人之性,他洞若观火,反复无常,其心难测,今日称兄道弟,明日拔刀相向,乃其故伎。

    一旦事败,钱粮军械之损尚在其次,真正可惧者,是将彻底激怒后金,引其疯狂报复。

    故此,他虽遵旨行事,调拨军资,然内心深处对此计划始终存疑。

    他坚信自己亲手所筑之坚城,坚信那些射程惊人之红夷大炮,坚信辽东的百战精兵。

    孙承宗觉得,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王道。

    思及此,他将代表后金主力的红色旗幡,在盛京左近又用力按了按。

    在他心中,真正的决战依然在此。

    至于漠北的那阵风……

    ……

    “督师!京师六百里加急军报!”

    一声嘶喊,撕裂了行辕的宁静。

    信使冲入,满身风尘,单膝跪地,高举一个烙着双重火漆的皮筒。

    孙承宗眼神一凝,却未立时去接,沉声问道:“何事惊惶?”

    信使喘息未定,脸上却是一片扭曲的亢奋:“回督师……大捷!天……天大的捷报!”

    满室皆惊。

    孙承宗的心猛地一沉,他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尔等,皆退下。”

    “遵命。”

    幕僚们躬身鱼贯而出,好奇的目光几乎要在信使和皮筒上烧出几个洞来。

    转瞬,厅内只余孙承宗一人与跳动的烛火。

    他缓步上前接过那沉甸甸的皮筒,回到灯下用小刀仔细割开封口。

    内有文书两份。

    其一,兵部塘报。

    其二,竟是盖着玉玺、颁行天下的……《平虏诏》!

    他先读军报,一字,一句,看得极慢。

    时间,仿佛凝固。

    窗外风声呼啸,室内一片死寂,孙承宗就那么站着,不动如山,宛如石化。

    灯火映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