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我张家,不缺这么一个牌位 (第3/3页)
然回道:“回国公爷,一切安好。卑职已加派人手,日夜护卫,绝不会让宵小之辈有可乘之机。有此大捷,料想那些暗地里的小动作,也该收敛了。”
张维贤听罢,这才真正地松了口气,挥了挥手:“好,如此我便放心了。你且退下吧,今夜辛苦了。”
“卑职告退。”沈炼再次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书房,轻轻带上了门。
……
门再次关上,堂内的气氛却已然天翻地覆。
方才的凝重与死寂,被炽热昂扬的情绪所取代。
然而,就在这股狂喜的热浪之中,张维贤的眼神却慢慢冷静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几位同样兴奋不已的同僚,一个尖锐的问题如冷水般浇在他的心头。
皇帝的权威稳如泰山,可是……他们这些世袭罔替的勋贵,真的跟上皇帝的脚步了吗?
张维贤深吸一口气,那股安息香的余味似乎也变得格外清冽醒神。
他走到那几人面前,神情无比郑重。
“诸位,先坐下。”
众人见他神色有异也收敛了脸上的喜色,依言重新落座,目光都集中在英国公身上。
张维贤缓缓踱步,开口道:“陛下打下了天大的威风,稳住了阵脚。我等固然可以额手相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然后呢?”
“然后?”方才抢步上前的侯爵有些不解。
“陛下如九天之上的神龙,行云布雨,变幻莫测。我等今日尚能为其摇旗呐喊,可来日呢?当陛下需要利爪与獠牙,随其一同搏击长空之时,我等……又能拿出什么?”张维贤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
“吾儿,”他自嘲地笑了笑,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忝为京营参将,听着威风。然则,自新军整练以来,他何曾上过一次真正的沙场?哪怕是此次江南清肃,人头滚滚,陛下也未曾让他前往。这是为何?”
他不等别人回答,便自己说道:“此非陛下不用,乃是陛下念我这张老脸,顾及我这把老骨头,予以体恤罢了!这是恩典,可长此以往,这也是毒药啊!一个没有见过血的将军,算什么将军?一个只能靠祖荫和陛下恩典过活的勋贵,又能撑得了几时?”
这番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是啊,他们的子弟,大多不都如此么?
在京营里当个不高不下的武官,日日操练,却从未真正面对过生死。
与那些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边军悍将相比,他们算什么?
那先前忧心忡忡的老成勋贵面色一白,喃喃道:“国公爷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诸位都懂!”张维贤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陛下此番是要重塑乾坤!文官要用,武勋更要用!然,陛下所用者,必是能战之将,善战之兵,而非我等这些只知食祖上俸禄,在京中安享富贵的世袭之臣!”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干燥的夜风吹了进来。
张维贤望着沉沉夜色,仿佛能看到大明广袤疆域上燃起的烽火与希望。
“我意已决!”
他猛地转身,“家中子弟,凡年满十六,身子骨尚称康健者,不论嫡庶,尽数给我送出去!海军初建,缺人用人,便去海军!北地边军,常年与蒙古、后金接战,缺敢死之士,便去边军!”
“让他们去!去真刀真枪地历练一番!去闻闻真正的血腥味!去看看真正的死人山!”
“若真是为大明捐躯了,马革裹尸,那也算是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陛下的信重!我张家,不缺这么一个牌位!”
“若是能真刀真枪地杀出一片天来,挣下自己的功名,那这份家业才能算是真正传下去了!这英国公府的门楣,也才算没有蒙尘!”
张维贤的话一句比一句重,一句比一句决绝。
“诸位,好好想想吧!皇帝的眼界早已不在京师这几亩三分地了!他盯着的是整个天下,是那波涛万里的海疆,是那冰封千里的关外!武将,怕是要真正抬起头来了!我等……若再死抱着祖宗那点功劳簿不放,被陛下甩在身后,不过是早晚之事!”
堂中,一片死寂。
堂中诸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张维贤的话,虽刺耳,却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许久,那名性急的侯爵一咬牙站了起来,对着张维贤深深一揖:“国公爷金玉良言!我明白了!明日我便将家中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绑也要绑到天津卫,在海军学堂往死里学,今后死也得死在大明战舰上!”
“不错!”那老成的勋贵也霍然起身,“我那孙儿自诩弓马娴熟,便让他去辽东,让那些鞑子掂量掂量他的斤两!”
众人纷纷附和,眼中不再是先前的忧虑,也不是方才的狂喜,而是破釜沉舟的决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