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2章 : 谋定而后动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82章 : 谋定而后动 (第2/3页)

    这种滋味,远比海上厮杀的胜利更让他沉醉。

    而那份敬畏,则来自于他对天子深不可测的战略布局的深刻理解。

    例如应对倭国“丝割符”的挑战,那数月前皇帝在密召他时,便已亲自定下的方略。

    事实证明,皇帝的远见远超他的想象。

    短短两月,倭国那些所谓的“丝割符”伙伴一夜之间便从垄断价格的特权商人,沦为了众多买家之一。

    长崎的生丝价格暴涨五成,几个世代依靠此法牟利的豪商濒临破产。

    最终,他们不得不派出使者,带着重礼,几乎是跪求大明市舶司能给予他们稳定的生丝配额。

    每当想起此事,郑芝龙便对御座上那位年轻的皇帝生出一种近乎仰视的惊惧。

    ……

    马车在东安门外缓缓停下。

    “郑大人,宫门到了,您请下车步行入内。”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在车外响起,态度恭敬。

    郑芝龙下了马车,早有另一名内侍上前引导。

    他心中充满了种种猜测。

    海关改制已初见成效,几处市舶司分司的税收节节攀升,远超预期。

    那陛下此刻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穿过一道道宫门,四周越发肃静,侍卫的盔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宫人们垂首疾行,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这森严的皇城气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皇帝到哪,哪里就是权力的中心,容不得半点差池。

    怀着这份荣耀与敬畏交织的复杂心绪,郑芝龙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前。他再次整理衣冠,朝着殿门深深一躬,而后才迈步踏入了那座象征着大明帝国中枢的殿堂。

    文华殿内,异常的安静。

    大明天子正身着一袭常服,负手立于地图之前。

    他的目光,正专注地凝视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蓝色海洋,以及星罗棋布的岛屿,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融入他深邃的眼眸之中。

    “臣,户部左侍郎郑芝龙,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不敢有丝毫怠慢,快步上前,行至殿中,便要俯身下拜。

    “郑爱卿,免礼。”皇帝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温和而平静,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赐座。”

    一名小太监立刻搬来一个锦墩。

    郑芝龙谢恩后,只敢侧着身子,坐了半个臀部,腰背挺得笔直。

    皇帝缓步走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目光温和:“爱卿一路从泉州赶来,面有倦色。身子骨方是成事之基石,不可不察啊。”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涌遍郑芝龙的全身,一时间竟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躬拜:“谢陛下隆恩!臣……臣粉身碎骨,亦难报陛下知遇之恩!”

    “坐下说话。”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待郑芝龙重新坐定,皇帝才开口问道:“说说吧,这几个月,市舶司的差事,办得如何了?”

    一谈到正事,郑芝龙立刻来了精神。

    他清了清嗓子,从袖中取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账册,恭敬地呈上,同时朗声汇报道:“回陛下!托陛下天威,海关改制,成效卓著!自新法推行以来,仅仅五月单月,松江、宁波、泉州三处市舶司,刨除所有官吏俸禄、港口维护之开销,实收关税银,共计一十二万三千七百二十四两!”

    “按此趋势,臣与司内同僚仔细核算过,待秋季商船大批回航,税收还将激增。臣敢担保,只此三处,今年全年入库之税银,必可冲破一百五十万两大关!若再算上广州府,二百万两亦非难事!”

    他说到此处,脸上泛起激动的红光,声音也高昂了几分,忍不住补充了一桩趣事:

    “陛下,您是没瞧见那些倭国大名的使者。昔日他们何等倨傲,如今却在我市舶司衙门外排队,捧着金银,只为求得比旁人多一百担生丝的配额。

    其中平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