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群挑大儒 (第1/3页)
三日后,金銮殿。
今日的朝堂,与往日截然不同。
气氛庄重而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就连那些平日里不怎么上朝的勋贵和宗亲,也都破天荒地到齐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殿中央那两道身影之上。
一边,是身穿摄政王蟒袍,面容俊美,神情平静的谢宁。
另一边,则是身穿大祭酒官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孔颖达。
一场足以决定大齐未来走向,甚至影响整个天下思想格局的世纪大辩论,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
龙椅之上,李庆志面色严肃,在他的身旁,李庆宁也换上了一身华贵的宫装,静静地坐着,那双明亮的眼眸之中,充满了对谢宁的信任和支持。
“时辰已到。”
随着一名太监尖锐的唱喏声响起。
整个金銮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灼灼地看着大殿中央的两人。
“孔大人,请吧。”
谢宁对着孔颖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那份从容和自信,让孔颖达那颗本就已经有些忐忑的心,在这一刻,更是猛地一沉。
不过,事已至此,他已没有退路。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谢宁和龙椅之上的李庆志,恭敬地行了一礼。
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启禀摄政王殿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我儒家之道,上承天命,下安黎民。”
“其核心,便在于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孔颖达不愧是当世大儒,一开口,便引经据典,声如洪钟。
“何为仁?君臣父子,各安其分,是为仁。”
“何为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为义。”
“何为礼?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是为礼。”
“……”
他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将儒家的核心思想,用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给阐述了出来。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在于人心的教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